生老病死是自然規律,即便是千古帝王也有殯天的時候。在古代,人時候都是要入土安葬的,不像現在集中火化。
從古至今,人們都非常注重家宅風水。活人居住的房子叫做陽宅,而先人的墓地則被稱之為「陰宅」。很多人都認為,先人安葬的地方如果是風水寶地的話,會對后世子孫起到非常大的幫助。所以,采用「祖墳冒青煙」的說法。
喪葬有很多繁瑣的習俗,從古代一直延續至今。可能有一些簡化,但是依然有很多的講究。關于墓葬,民間有一種說法: 「墳頭九兩土,子孫代代富」。
「九兩土」是指什麼?為什麼墳頭有九兩土,后世子孫就可以代代富貴?其中蘊含著什麼道理?廢話不多說,下面就跟小編一起來看看吧!
墳頭九兩土
所謂的「墳頭九兩土」,就是指,在還沒有開挖的墓地上面,選取一尺見方的面積進行取土。然后,把回填的顆粒狀土壤(不干燥也不潮濕)進行稱重,如果顆粒狀的土壤,重量大于或者等于九兩重。那就證明了,所選的墓地土質比較好,是一塊「吉地」,適合當做墓地來使用。如果不足九兩重,就不合適。
為什麼要大于、等于九兩重?
為什麼要求顆粒物土壤要大于等于九兩重呢?這其中蘊含了古人的智慧。
在古人看來,土質不潮濕也不干燥的情況下,土質越重,就說明了土壤里面富含多重金屬礦物質。這樣的土壤,地氣比較旺盛,風水自然也就比較好。
如果土壤的重量不到九兩重的話,就證明了土質松散。時間長了之后,墳墓可能會有坍塌、凹陷的風險。一旦先人的墳墓出現損壞,那就是非常不吉利的事情,可能會影響到后世子孫的氣運。
土壤顏色以黃色為佳
古人深信陰陽五行的說法,在五行當中,金、木、水、火、土是聯系在一起的。金代表著白色,木代表著青色,水代表著黑色,土代表著黃色,火代表著紅色。
為了和五行屬性相對應,古人尋找墓地的時候,會盡量選擇黃色的土壤。黃色的土壤,再搭配「墳頭九兩土」的說法,這樣的墓穴才算是風水寶地。
古代的皇帝,都喜歡把皇陵建造在黃土地上。一個是黃色代表「皇權」,還有就是為了契合陰陽五行的說法。
總結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墳頭九兩土,子孫代代富」,九兩重是對土壤質量的判斷,屬于古人的經驗、智慧。只有土壤質量好了,才能讓墳頭更加堅固。如果墳頭坍塌、凹陷,不說會不會影響氣運,至少也要花費人力物力去維修,的確比較麻煩。
想要真正實現富貴的目標,還是需要認真讀書、學習,然后勤奮工作,腳踏實地。這樣才能夠創造出美好的生活,讓理想變成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