令人唏噓的現狀:社會上越來越多行業,正在被一群中老年人控制著

里昂 2023/01/17 檢舉 我要評論

每天耕耘最有趣、最實用的心理學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之中,各行各業的存在都已經成為了一種人們習以為常的場景,同時職業的區別和在行業內部達到成熟的標準也在不斷完善。

在中國傳統社會之中,代際和輩分是內化于人們生活的內容,所以在行業之中,想要取得一定地位,也離不開年份的積累。

長幼有序、尊卑有禮的社會秩序很好的融進了不同行業內部,除了我們熟悉的許多依靠經驗、手藝的傳統技藝,比如中醫、曲藝、手工藝行業,幾乎各行各業都十分重視「前輩」的存在。

所以我們也可以從中看出,這樣的現象并不是只存在于某些方面的,而是比較普遍的。那麼這些在某行業內部積累了豐富經驗,甚至是年事已高的人,有著怎樣的狀態和表現呢?他們是否能夠很好的起到做榜樣和引導后輩的職責呢?

資格獲取與內部地位

在十多年之前,香港導演陳可辛以晚清四大迷案為基礎,拍了一部名為《投名狀》的電影。此片在當時并未收到太好的觀眾反響,似乎人們對于片中「打打殺殺」的內容并不感冒。

實際上,電影當中真正重要的,除了李連杰、劉德華和金城武飾演的主角之外,還有狄、姜、陳三位晚清大臣。

三人的存在也很好的解釋了我國早已有之的這種在行業內部「老年人為尊」的現象:三位老人均是晚清的大臣,地位之間各有差距,又擔任不同職能,將主角等人玩弄于股掌中,甚至能夠決定軍隊的數量、戰斗力和整個帝國的存亡。

原本被用于戰爭的許多資源,也成為了三人縱橫捭闔、爭取地位的工具,使得當時清朝的軍事實力貧弱不堪,民不聊生。

主角盡管憑借自己的能力,在戰場上取得赫赫戰功,但由于不懂得行業內部的「規矩」,最終丟掉了姓名。

這也許也是許多行業的真實寫照:與其憑借自己的努力好好工作,可能還不如找到一個有地位的前輩,去好好「抱大腿」來得輕松。

之所以存在這種現象,就不得不去分析一下我們的社會當中,人們怎樣獲取行業資格、怎樣提升行業內部地位了。

在現代的社會之中,某種職業資格的獲取往往依靠考試,這也源于古代的科舉制度,相對能夠起到不錯的選拔作用。

但并非所有行業都是如此,在某些仰仗傳統經驗和技藝的行業中,資格是需要老一輩人傳授的。

甚至即便在存在普遍性考試的前提下,考試合格也只是為人們提供一種資格,之后的發展還是要考慮老一輩的提攜與傳授。

「雙刃劍」:必然的壟斷

正如上文所說,輩分與經驗的普遍存在,給了各行各業一種「更新換代」的周期性特征,那些比較有經驗的中老年人也會因此得到比較好的待遇,以及來自年輕人的尊重。

作為回報,他們自然會在工作的過程當中去提攜和幫助后輩, 從而讓新加入行業的人們能夠更快的熟悉和適應環境,這是十分有助于行業發展以及代際互動的,也能夠讓這些「新鮮血液」迅速進入狀態,變得更加成熟。

除了好的部分之外,不得不去提及的就是行業內部中老年人所必然帶有的一些「不良習氣」,這也會使得壟斷的現象在各種職業都長時間存在。

首先就是地位上的壟斷。 正因為這些老年人已經在某行業內有了長時間的工作經驗積累,他們獲得了地位,所以他們常常也會以此為一種「武器」,實現對資源、人力乃至整體的控制。

很多作為中層和領導的老年人,正是憑借自己的話語權和地位,去影響剛剛進入的年輕人。

因為代際關系的存在,他們有能力給年輕人更好的晉升機遇、發展機會,也有能力給自己不喜歡的年輕人「穿小鞋」,影響其職業發展。

其次就是行業發展的停滯與固化。很多行業都會被打上領導群體鮮明的烙印。甚至有時內部的規則,也會根據老年人的喜好進行一定程度上的微調,這是十分不好的一種現象。

人都是有惰性的,長時間存在于某個行業的人,自然會有一定舒適區。

所以對于那些堅守舒適區,按自己意愿去發展行業的中老年領導群體而言,他們既不愿意做出改變,也沒有能力進行變革。這對于想要做出改變的年輕人是很不利的。

- The End -

作者 | 湯米達

編輯 | 梅菜扣肉

第一心理主筆團 | 一群喜歡仰望星空的年輕人

參考資料:Jean Piaget Biographie. (2020, January 29).

微信公眾號:第一心理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