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的農歷二月初二,都是我國的傳統節日。古人根據二十八星宿發現,在農歷二月初二這一天,東方蒼龍星宿的「龍頭」出現在地平線上,形成了「龍抬頭」的景象。于是,每年的二月初二又叫做「龍抬頭」。
在中國神話故事當中,龍王是負責降雨的神明。二月二龍抬頭,就代表著蒼龍開始蘇醒,雨水會越來越多。并且,開春之后氣溫會慢慢升高,萬物復蘇。從「龍抬頭」開始,春天算是真正意義上的到來,人們可以開始春耕播種。
「一年之計在于春」,作為傳統節日的「龍抬頭」,很多地方都會舉行一些活動,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五谷豐登。因此,在民間有這麼一句關于二月二龍抬頭的俗語: 「5事不做,到頭一場空」。「5事」分別是指什麼?下面就跟韓胖一起來了解一下。
1、剃頭
在傳統習俗當中,正月是不能夠剃頭的。有一種說法,叫做「正月里剃頭,死舅舅」。所以,正月里剃頭的話,最好別讓舅舅知道,否則可能會被揍一頓。
二月二這一天剃頭,又叫做 「剃龍頭」,寓意著新的一年鴻運當頭,好運相伴。一整年都有精神頭。如果是小孩子,在二月二這天剃頭,被稱為 「喜頭」,寓意一整年都能健康快樂,長大之后能夠出人頭地。
因此,很多人都會拖到二月二這一天才會剃頭,圖一個好彩頭。
2、采龍氣
在傳統習俗當中,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要早起「采龍氣」。
具體做法倒也簡單:早上六點左右的時候,把家里的大門、窗戶都打開。然后走出家門,面朝東方,深吸幾口氣。
「采龍氣」,就是采集東方蒼龍的氣運,借此除去身上的「晦氣」,讓新的一年能夠好運相伴,財源廣進,富貴平安。
3、祭灶
在很多地方,二月二龍抬頭這一天,都要進行祭灶、放鞭炮等儀式。有些地方更加隆重,還會進行舞龍等活動。
祭灶的時候,需要準備一些雞鴨魚肉,水果、酒水、茶葉等供品,然后燒香祭拜。
祈求新的一年能夠風調雨順、衣食無憂、平安富足,寄托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盼。
4、使耕牛
二月二又被稱為「農耕節」,因為二月二之后就要開始忙活田間的耕種、農活。春暖大地,萬象更新,菜園的蔬菜,果園的果樹,都需要做出整理。
在農村有一句俗語: 「二月二龍抬頭,大家小戶使耕牛」。在這一天,各家各戶都會趕著耕牛、帶上農具,開始忙活各種田間地頭的農活。犁地、除草、播種等等,有條不紊地進行著。
開春的時候要抓緊時間播種,萬一錯過了好時機,就可能會影響作物的生長和收獲。想要致富,不能只考慮精神上的祈禱,更要付諸行動,腳踏實地,這樣才能創造出美好的未來。如果單純只是祭拜、期盼,卻沒有付出行動,到頭來只會是一場空。
5、放生祈福
春天是一個萬物復蘇的季節,動物、植物都會從沉睡中慢慢蘇醒,迸發出生機。不僅植物會煥發生機,很多動物也開始了孕育后代。對于那些青蛙、瓢蟲、蜜蜂等益蟲、益鳥,人們要格外愛護,不要去傷害它們。
二月二是敬龍的日子,我們可以通過放生魚苗、烏龜等水生動物,借此來祈福。因為水生動物屬于龍族的「子民」,通過放生水族生物的方式,來祈求龍王多多庇佑,降下福氣。
總結
以上就是二月二要做的5件事:剃頭、采龍氣、祭灶、使耕牛、放生。其中,寄托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愿景。想要真正發家致富,還是需要勤勞和努力來實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