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不帶4人掃墓,后代一直富」,分別指誰?為啥不能去掃墓?

我走路带风 2023/03/11 檢舉 我要評論

清明節是非常重要的傳統節日,在這一天,即便是遠在他鄉,也會趕回老家給祖先上墳掃墓。上墳掃墓其實并不復雜,只需要準備好供品、酒水、香燭、紙錢。然后到祖先的墳前祭拜,不過在祭拜之前,需要對墳墓進行打掃、整理。清明掃墓,是孝道的一種表現,也是子孫后輩對祖先的一種思念之情。

清明掃墓,并不是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在民間有一句俗語: 「清明不帶4人掃墓,后代子孫一直富」。這句話當中的4人分別是指誰?為什麼不能去掃墓?

第一種:生病的人

生病的人身體會比較虛弱,這個時候最好是在家好好靜養。大多數墳墓都在山上或者森林里面,去掃墓需要經歷長途跋涉、爬山涉水,是一項體力活。

如果生病的人也要參與的話,對身體來說是很大的負荷。而且,外面風吹日曬,或者不小心摔倒,動靜很容易加重病情。這種情況,也不是祖先愿意看到的。

并且,還有一個迷信的說法。古人認為墓地的陰氣比較重,而生病的人本身就陽氣太弱。如果去上墳的話,容易導致「陰氣入體」,對身體健康不利。

第二種:年過七旬的老人

「人生七十古來稀」,在壽命不長的古代,70歲已經是非常稀少的。即便是生活水平和醫療條件很好的現在,70歲也算是高壽。

70歲的老人,身體的各項機能都已經下滑,腿腳不像年輕時那麼麻利,體力也會差很多。如果要70歲的老人長途跋涉去掃墓,身體是絕對吃不消的。如果不小心摔倒了,可能就一倒不起了。

和生病的人一樣,老人的陽氣比較弱。墓地的陰氣比較重,一不小心就陰氣入體,很容易生病。所以,不建議年過七旬的老人去山上掃墓。

第三種:孕婦和幼童

掃墓的路途需要爬山涉水,是一件體力活,孕婦挺著個大肚子,身體是絕對吃不消的。而且山路崎嶇,如果不小心摔倒或者滑倒,很容易導致流產,非常危險。

而幼童的體力比較弱,上山實在太累人,身體吃不消。并且,山上的陰氣比較重,幼童或者肚子里面的嬰兒抵抗力比較弱,一不小心就會生病。為了孩子健康,不建議讓幼童和孕婦上山掃墓。

第四種:女婿

在民間有一句俗語:「女婿上墳,辱沒先人」,因此上墳掃墓是不能帶女婿的。在古代,嫁出去的女兒就是潑出去的水,也就是說,女兒嫁出去就成了外人,更別提沒有血緣關系的女婿了。

如果上墳掃墓還需要女婿的話,就相當于說家里沒有男丁。在重男輕女的古代,這是一件非常沒有面子的事情。家里沒有男丁,就相當于斷了香火,可以用斷子絕孫來形容。因此,才有「女婿上墳,辱沒先人」的說法。

女婿不能上墳掃墓是封建陋習,我們80、90這代人,家里都是獨生子女。講究「一個女婿半個兒」,女婿也一樣是親人,上墳掃墓自然是沒有關系的。甚至,很多老丈人、丈母娘,巴不得女婿上山去幫忙。

總結

以上就是今天分享的「清明不帶4人掃墓,子孫后代一直富」,雖然看著好像是迷信,然而卻有很多的科學依據。「清明掃墓燒萬紙,不如生前敬一日」。雖然說生前孝敬最重要,但是也要尊重一下傳統習俗和文化。

用戶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