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才女田曉菲,與海子亦師亦友,赴美留學後來如何了?

里昂 2023/01/17 檢舉 我要評論

1999年元旦,在美國的一間教堂里,神父正在主持著一場神圣的婚禮,身穿白紗的新娘緩緩走來,與早就等待在一旁的新郎挽手前行。

在神父面前,這對新人許下了一生一世的承諾,他們應承對方,無論貧窮還是富貴,他們都會堅定地走下去。

互相宣誓之后,神父宣布新郎可以親吻新娘,此時沉浸在幸福氛圍中的人們才驚覺, 這對新婚夫妻的年齡差距,似乎過大了。

新娘膚白貌美,儼然還是年輕少女,而新郎卻已經生出了白發,更令人驚奇的是,他們一個長著東方面孔,另一個卻是地道的美國人。

這個女子叫做田曉菲, 她曾經是十三歲就被北大破格錄取的天才少女,二十八歲卻毅然嫁給了大她二十五歲的美國老頭。

這段感情,在最初的時候遭受了無數指責,如今二十三年過去了,田曉菲又過著怎樣的生活呢?

被北大錄取的天才少女

1984年,13歲的田曉菲正在北京大學門口徘徊,彼時她還是一個稚嫩的小姑娘,突然來到國內數一數二的高等學府,內心自然有些彷徨。

雖然田曉菲的錄取通知書就揣在她的小書包里,但她卻沒有勇氣一下子把它拿出來。

一旁的田曉菲父親看出了她的遲疑,他牽著田曉菲的手,拉著她走進了北京大學的大門。

北大向來是一個開放的大學,即使在今天,這所聞名中外的學府也一直免費對游客開放。

因此,門口的保安并沒有阻攔他們,就連旁邊流動的北大學生,也沒有對他們投來異樣的目光。

畢竟很多家長都會帶自己的孩子去北大觀光,以此來激勵他們好好學習,將來考取北大。

田曉菲就這樣被父親帶領著,一路茫然地來到了北京大學的新生報到處,為了迎接新生,這里搭建了數量繁多的臨時接待點。

田曉菲和父親四處張望,尋找錄取田曉菲的英美文學專業, 然而現場的人又多又雜,他們看花了眼也沒找到目標。

田曉菲的父親隨手攔下一個接待新生的北大學生:「同學,請問西語系英美文學專業的報到處在哪里呀?」

被攔住的學生上下打量了一下田曉菲和她的父親,他似乎很難相信,眼前的這兩個人中有一個是前來報到的新生。

饒是心里諸多疑問,他還是保持著自己的儀態和風度,給田曉菲兩人指明方向后,他的目光仍舊停留在這兩個人身上。

不一會兒,田曉菲和父親終于來到了他們要找的地方, 當田曉菲把自己的錄取通知書交給接待新生的老師時,在場的人無一不露出了驚詫的目光。

要知道,這可是全國高中生擠破了頭都想進去的北京大學,如此高質量的學府,竟然錄取了一個年僅13歲的少女。

田曉菲到底有什麼過人之處,能夠被北京大學另眼相看呢?

獨特的成長經歷

1971年,田曉菲出生在哈爾濱的一個普通家庭里,在那樣一個知識匱乏的年代,田曉菲的父母算得上是人們口中的「知識分子」。

田曉菲的父母都讀過書,文化程度較高,這導致他們很重視對田曉菲的教育。

早在懷孕的時候,田曉菲的母親就有了胎教的念頭,她經常大著肚子朗讀兒童故事,為的就是能夠讓田曉菲在出生之前培養對文字的熱愛。

如她所愿的是,田曉菲似乎天生就有一種對文字的敏感性,她開口說話的時間比普通小朋友要早,學起語言來也很快。

在別的小朋友還在牙牙學語的時候,田曉菲已經能夠用稚嫩的語言斷斷續續地背誦一首簡單的唐詩了。

這讓田曉菲的父母喜出望外, 他們認定,田曉菲以后一定能夠在文字方面有一定的作為。

1975年,由于工作變動,田曉菲一家人離開了哈爾濱,去往天津生活,彼時田曉菲已經四歲。

別的小朋友平時的樂趣是上樹抓鳥,在院子里跳繩,但田曉菲一直都是安安靜靜的,她最喜歡的事情是捧著一本書,坐在午后陽光下靜靜觀看。

5歲那年,由于學會了寫字,田曉菲開始在紙上進行創作,她寫下來的詩句沒有任何修飾的技巧,卻有兒童獨有的純真意味。

田曉菲用她不諳世事的眼光,記錄下了自己眼中獨特的世界。

她每寫完一首詩,都會興沖沖地跑去找自己的父母,大聲朗讀給他們聽,在父母的指導下,她的文采更是有了突飛猛進的進步。

彼時的田曉菲還不知道,這份天賦會讓她的人生產生巨大的變化。

田曉菲最初寫詩,并沒有任何功利的目的,她只是想記錄自己的想法,把腦海中跳動的畫面轉化為文字。

但寫著寫著,她停不下來了,詩越寫越多,腦海中的想法也越來越多。

不久之后,田曉菲的詩在《天津日報》上被發表了,那是她第一次見證自己的文字轉化為鉛字,被千千萬萬的人看見。

這是一種奇妙的感覺,所有文字工作者,恐怕都喜歡自己的文字能夠被大眾所傳播,田曉菲漸漸迷戀上了這樣的感覺。

後來她的詩多次被發表,她甚至還出版了幾本詩集, 取得這些成就的時候,她不過才13歲。

13歲的田曉菲,一下子就成為了遠近聞名的天才少女詩人,人們吹捧她,贊美她,把一切美好的辭藻全部用在她的身上。

除了會寫詩外,田曉菲的課程成績也十分優秀,在學校里,她的成績總是名列前茅。

正是因為她不同于一般的13歲少女,所以她才能被北京大學破格錄取。

進入北京大學后,田曉菲沒有放松詩歌創作,但許是因為進入新的環境不太適應,許是因為田曉菲的閱歷并不足以支撐起長時間的寫作,她陷入了瓶頸之中。

那段時間田曉菲很痛苦, 對于一個熱愛寫作的人來說,沒有什麼比靈感枯竭更讓人難過的了。

直到兩年之后,當田曉菲讀到海子的那句「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時候,她感覺自己好像真的重新綻放了。

海子是我國著名的詩人,他的詩歌風格以輕快明亮為主要基調,能夠帶給讀者如同春風拂面一般的感覺。

和田曉菲一樣,海子也是15歲就被北京大學錄取的超級天才,他們身上,有一種冥冥之中共通的感覺。

田曉菲很激動,她覺得自己找到了良師益友,從那時起,田曉菲就經常向海子請教詩歌寫作的問題,海子也一一作答。

嫁53歲老公

可惜的是,田曉菲和海子的情誼并沒有持續多久。

像海子這樣,總是把自己積極的一面展現給大眾的人,實際上最容易有說不出口的傷痛。

文字工作者通常敏感, 長時間的隱藏痛苦和緘口不言,讓海子內心的壓力一天比一天更加沉重。

1989年,海子選擇臥軌自盡,中國文學界的明星黯淡了一顆,田曉菲更是傷痛欲絕,宣布從此不再觸碰詩歌。

在之后的時間里,田曉菲一度陷入到悲傷的情緒里無法自拔,彼時她才18歲,正是多愁善感的年紀。

海子的離去,如同在田曉菲心中插了一把刀,一到夜里,她和海子之前相處的點點滴滴就涌上心頭,讓她徹夜不能眠。

田曉菲郁郁寡歡,對生活的一切都提不起興趣,她完全是在靠本能活著。

這段傷痛,田曉菲足足用了兩年去治愈,兩年后站在通往前途的分岔路口上,田曉菲明白自己必須要振作起來了。

1991年,田曉菲出現在了美國哈佛大學的校園里,此時她已經拿到了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立大學的碩士學位,準備攻讀博士。

也就是在這一年,田曉菲邂逅了宇文所安。

彼時田曉菲20歲,是朝氣蓬勃的哈佛大學新生,但宇文所安卻已經45歲了,他是田曉菲的博士導師。

田曉菲和宇文所安的初見算不上浪漫,當時他們還不熟,只是互相交換了姓名,并且向對方問了好。

但對于如同田曉菲和宇文所安這樣的人來說,學術上的碰撞,往往就是產生火花的開始。

宇文所安博學、溫柔,有獨特的人格魅力, 他比田曉菲多出25年的閱歷,這些經歷讓他如同溫柔的大海一般,有著無盡的包容力。

在和宇文所安進行文學研究的時候,田曉菲時常會被宇文所安所提出來的觀點所震撼,兩人妳來我往,彼此在討論中都有所收獲。

而對于宇文所安來說,田曉菲是標準的東方美女,她有烏黑的頭髮,略微發黃的肌膚,一雙黑眼睛靈動又明亮。

宇文所安一直很向往神秘的東方,在他看來,田曉菲幾乎滿足了他對東方美女的一切幻想。

但宇文所安的年齡在田曉菲面前毫無優勢,他們隔著25歲的巨大鴻溝,宇文所安甚至還有過兩段失敗的婚姻。

這兩個人在世人眼中,似乎是不相匹配的。

然而宇文所安是美國人,他從小接受的是較為開放的西式教育,他信奉愛情是要自己追求的這樣簡單的信條。

經過思考后,他決定向田曉菲表白。

不出所料的,田曉菲被宇文所安的心意嚇了一大跳,她一直以來都把宇文所安當作最尊敬的老師,從來沒有對他產生過其他的想法。

宇文所安聽到田曉菲的回答后雖然大失所望,但卻很紳士地保持了風度。

「我不會打擾妳,但我對妳的心意不會輕易改變,我會等到妳愛上我的那天。」

從那之后,宇文所安好像真的把他的愛意藏了起來, 他對田曉菲處處照顧卻不露痕跡,漸漸地,田曉菲的內心也被宇文所安融化了。

田曉菲答應了宇文所安的求愛,和他正式成為了一對情侶。

談戀愛這種大事,田曉菲自然知會了自己遠在中國的父母,誰料她的父母一聽她和相差25歲的美國老頭戀愛了,接連寫了幾封信過來勸說她。

田曉菲彼時正沉浸在戀愛的甜蜜中,絲毫聽不見其他人的反對意見。

1999年元旦,田曉菲與宇文所安在美國完婚,她也隨即入了美國國籍,這一舉動瞬間掀起了軒然大波。

幸福至今

因為田曉菲和宇文所安的年齡差距,人們把這段婚姻和利益扯上關系,將田曉菲渲染成為了美國綠卡不擇手段的壞女人。

面對種種莫須有的指責,田曉菲很生氣,但她卻不知道怎樣去反駁。

不過,這些指責對于田曉菲來說,終究是不痛不癢的語言, 她真正在意的是,自己的父母沒有出席她的婚禮。

田曉菲結婚的時候,她的父母很生氣,因此便用不出席婚禮來作為反對的途徑,這卻成了田曉菲的終身遺憾。

但後來,隨著田曉菲和宇文所安的感情越來越好,生活越來越幸福,田曉菲的父母似乎也想通了,不再催促著田曉菲失婚回國。

與此同時,田曉菲還在積極進行著創作,她雖然不再寫詩,但卻一直在研究中國古代文學, 并且通過自己的影響力將中國文學傳播到更遠的地方去。

2016年回國參加活動,這是田曉菲時隔多年之后,第一次在國內進行公開亮相,她的丈夫宇文所安也和她一起到來。

歲月讓田曉菲原本清秀的容顏蒙上了塵埃,她年輕的面容也不再,白發爬上了她的雙鬢。

但腹有詩書氣自華, 田曉菲的底氣,來源于她深厚的文學底蘊,即使她容顏不再,她的論述依舊能夠贏得現場的陣陣掌聲。

2022年,田曉菲已經51歲,她的丈夫宇文所安更是成了76歲的古稀老人。

同年10月,在丈夫宇文所安的陪伴下,田曉菲過了一個難忘的生日,宇文所安特意為她準備了一大桌子中國菜,還訂了一個蛋糕。

田曉菲雙手合十,虔誠地許愿:「希望我和宇文所安能夠再多在一起一段時間。」

在田曉菲前半段的婚姻生活中,宇文所安總是盡自己所能照顧著她,他不僅包攬了家務,還經常給田曉菲做中國菜式。

如今,田曉菲則接過了家中的大旗,盡心盡力地照顧著宇文所安,好在宇文所安精神矍鑠,看上去身體十分硬朗。

「接下來,該我照顧他了。」田曉菲微笑著說。

祝愿田曉菲和宇文所安夫妻倆能夠一直幸福下去!

-完-

文|書書

編輯|書書

用戶評論
你可能會喜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