賺錢到底是為了什麼?毋庸置疑是為了更好地生活。那什麼是更好的生活呢?
基本的衣食住行之外,還有子女教育、父母贍養、生活質量的提升等。
一個人基本像個人樣兒地活著,需要多少錢?
真不需要太多。
關于幸福的問題,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大家都關心自己的幸福,可是有多少人找到了通往幸福的正確道路?
以前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之內,由于社會經濟不發達,人們把不幸福的原因歸結于物質環境。
現在很多人都富了起來。
然而許多富起來的人驚訝地發現自己并不幸福,幸福的程度并沒有隨著物質的提升而提升。
我們為什麼要活著?
我們工作的目的是什麼?
到底是為了什麼,賺錢嗎?
顯然不是。
賺錢只是你做成了一件事情的結果而已,那這事情是什麼呢?
是為某些人作出他們所需要的東西,幫助別人實現他們的愿望。
沒有人會真的喜歡錢,大多數人喜歡的是錢能夠買到的東西,那個具象的東西,能夠滿足自己內心的匱乏和虛榮心;
其實對許多人來說,賺錢曾經確實是首要的目標,畢竟人還是要先滿足溫飽,這是無容置疑的事情。
當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賺錢就不是最重要的了。
說句可能挨磚頭的話,錢本身已經沒辦法讓我有情緒波動了,有時候看著銀行卡上的錢,一點感覺都沒有,不就是一串數字麼。
一個只會賺錢的人,是很可悲的。
除了賺錢以外,我們需要有些別的空間,去做些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你越想賺錢,越賺不到錢
當你把錢作為目標的時候,你是得不到它的。
為什麼呢?
錢,是你做事情之后的一個計數器。
它是一個指標,并不是目的。
錢只是一個順帶的、自然發生的結果,英文上叫做consequence,就是結果,而不是objective,objective就是目標。
你只有把另外一個東西作為目標的時候,錢會隨之而來。
比如:你把為別人獲得價值這件事情作為目標。
因為錢是一個結果。
你為別人付出價值,你會得到應有的回報,錢在這會做為一個結果而出現。
當你把獲得錢作為目標的時候,你發現你入了魔道。
每件事情都要談錢,你會被錢左右,林林總總各種花招,一遍遍地圈錢,割韭菜。
你甚至開始追逐高風險和高利潤,一心只想一夜暴富,小利往往看不上,從而喪失很多機會。
你要始終記得,賺錢不是因為你去想的這個念頭,而是你正在做的事情值錢。
絕大多數人都把精力放在了前面怎麼絞盡腦汁地想,而忽略了后面的本源:
即你要去做的事情,創造的價值是什麼?
無論物質上多麼富足,作為擁有文明的物種,我們無法只是停留在吃飽穿暖的階段,我們需要安全感、被尊重、成就或者愛與美。
這些處于價值體系高端的內容本身具有獨立而又獨特的價值,暫時還沒有辦法被量化,也就無法僅僅通過追逐金錢獲得滿足。但是這些被掩蓋的需求一直被包裹在金錢情結當中,卻有可能妨礙我們的賺錢之路——因為錢只是個掩護,那些真正的路標沒有被識別。
因此,即使已經完成了賺錢的目標,卻因為這樣那樣的原因而錯過了路口。
有工作的怕失業;有老公的怕失去老公;
活蹦亂跳的一面擔心熬夜對身體不好,一面熱烈地談著愿景;
覺得愛情是美好的,但并不確定了解什麼是愛情,什麼是婚姻;
成功滿足了虛榮感的,卻又帶來患得患失……
幸福很可能并不來自于金錢本身,甚至與金錢根本毫無關系——那更像是來自于幼年早期乃至一路成長的過程中所累積的匱乏變成了從未填滿的黑洞,關于饑餓、關于愛。
在心理學上,安全感是一種信念,即相信自己存在的世界是安全的。
比如:相信自己不會被家人拋棄;
相信別人都是善良的;
相信事情會朝著好的方向發展。
有安全感的人,很少隨著人生的際遇變化,而改變這種信念,也不需要通過物質或外界的反應來驗證自己的信念。而幾乎每個人最初的安全感,都建立于小時候原生家庭的反饋。一旦負面反饋累積,則可能需要在往后的人生里不斷地填補內在小孩的不安。
這些內心的黑洞吸收了能量,最終形成情結,使得我們內在每遇到這些問題就卡殼而無法流動,而金錢作為價格衡量物,很顯然在這里依然忠誠地履行著職責。
金錢關乎我們最直接地在這個社會上的體現,這意味著這種計量工具可以簡單、直白地在我們的認知層面玩一些抽象的替換游戲,
比如:沒有安全感了……可能是因為缺錢;
沒有人愛……可能是因為我太窮了;沒有成就……那是因為沒有進步的本錢。
看出來了嗎?一切都可以歸結為沒有錢,因此而寸步難行。
金錢不等于愛,當你把這兩者脫鉤,賺錢可能會變得更容易。
在成長的過程中,會慢慢累積成一種很深的「不配感」。
你可能會覺得自己配不上生活的給予,配不上得到足夠多的錢。
從骨子里,你體驗到一種自卑感。
因為不曾被世界慷慨地對待過,你可能也無法識別出和別人打交道的好處。
換句話說,你會帶著一幅「吝嗇」的有色眼鏡,對「吝嗇」的人或物充滿了鑒別力和興奮感,而對慷慨的,豐沛的一切興趣。
人生是一場面對自己的旅程,越簡單,越幸福。
很多人要等到重病或者失去親人時,才反思:「我這輩子都在干嘛呢?
到底在干嘛?」
然后才會去想,究竟我這一世的生命,想要創造什麼樣的生命體驗?
我到底想要為自己創造什麼樣的生命體驗,這就是我的初心。
我們迷失在外在價值體系的迷宮時,可以時常回頭看看,賺錢的初心,是什麼?
我們的微信公眾號:小賢心理
我們的服務
♥心理咨詢 ♥情感咨詢
♥催眠療愈 ♥身心成長
♥企業內訓 ♥心靈沙龍
自由書寫訓練營
在生活中修行,做回真實的自我
作者簡介:賢弘老師
心理咨詢師、塔羅牌占卜師、行星能量頌缽療愈師,自由碼字人,培訓師。
陋室傾聽人冷暖,情卷情舒皆是緣。
紅塵來去散無痕,烹煮文字療人心。
我遇見你,然后遇見我自己,命運如刀,讓我和你,一起領教。——實用心理學
如需心理咨詢、塔羅牌占卜、商務合作,請私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