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廚房家電」這些年備受詬病,但不得不承認的是,部分家電的出現確實在某些方面上提升了做飯品質與舒適感。
今天就為大家分享5件值得投入的廚房家電,買回家利用率高,絕對不吃灰~
洗碗機
吃完飯后鍋碗瓢盆一并放進洗碗機內,一鍵自動清洗烘干殺菌消毒,相當省事。
不光如此,洗碗機還能清洗瓜果蔬菜和海鮮,包括各種小型家居用品也能洗滌干凈,比如油煙機葉片、風扇葉片等,它絕對是解放雙手的好幫手~
家里有寶寶的,還能將寶寶用的餐具、奶瓶放進去高溫殺菌,把它當成消毒柜用也很方便。
網上吐槽洗碗機雞肋的,要麼是功能款式沒選對,要麼是沒買到適合自己家用的,要麼就是使用方法錯誤,反正觀點比較片面,不能一概而論。
洗碗機選購注意事項:
①款式
如果條件允許的話, 優先選擇嵌入式洗碗機 ,美觀又實用。
②看洗碗機容量
買大不買小,建議至少買12套以上,買小了放不下炒鍋。
③看能效
優選一級能效,省水省電。
④看烘干方式
從烘干效果、耗能、噪音三方面綜合來看, 比較推薦熱風烘干方式,有預算的可以選擇開門烘干、晶蕾烘干。
⑤看洗滌方式
選噴淋式的技術成熟,噴頭能覆蓋全面,清洗效果好。
垃圾處理器
自從垃圾分類開始普及后,越來越多家庭開始裝垃圾處理器,用過的人都說「真香」~
剩飯殘渣、果皮等丟進水槽,一鍵開啟垃圾處理器,自動攪碎(非常細碎的顆粒)用水沖走,不用再往垃圾桶里丟濕垃圾,也不必用手費勁掏水槽,擔心堵塞下水道,十分省心。
很多人擔心垃圾處理器會卡頓,其實現在很多垃圾處理器都自帶智能識別功能,先對處理的食物辨別,再運用合適的頻率處理, 即使遇到卡頓也會自動反轉,發生故障率很低 。
垃圾處理器選購注意:
①直流電機VS交流電機
交流電機扭矩大轉速慢,處理垃圾的效果一般;直流電機轉速快研磨效果好,不卡機,但噪音會大一些,盡量選一體式直流電機,運行更平穩噪音更低。
②選容量
1-2人選擇1000-1200ml, 3-4人選擇1300-1500ml, 5人以上選擇1800ml③無線開關VS空氣開關
無線開關可隨意粘貼位置,使用方便,也不會破壞台面空間。
空氣開關在安裝的時候需要打孔,位置一旦確定就無法挪動,靈活度低。
參考
④其他選購要點
首選自動反轉功能,不易卡頓;無刃片研磨更安心。 重量選擇較為輕巧的,減輕台面受重力; 品牌:建議選擇國產品牌,更適合中國飲食結構。 附加功能:現在出現了新型自動進水機器,不用擔心忘記開關水龍頭,方便快捷,也能防止忘記放水引起的機器空轉,損傷機器, 預算充足可以加上它。凈水機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為了家庭飲水健康,絕大多數家庭都會在廚下裝凈水機,精細過濾飲用水,水質好無異味,日常喝水、洗菜、做飯等都能直接用,安全便捷。
有言論稱「凈水機是智商稅」,仔細看就明白: 人家所指的是選購凈水機中暗藏貓膩,并不是說凈水機本身不值得投入!
為了避免大家在選購凈水機時踩坑,給大家普及下要注意的幾個地方:
①看水質-選凈水器類型
廚下凈水器一般有兩種,分別是超濾和反滲透。
超濾適合水質好的地區,可保留礦物質,但不能過濾重金屬。
反滲透適合高樓層、老小區等水質差的地區,過濾更徹底。
②看人口-確定通量大小
通量大出水快過濾效果好,但成本會增加,結合個人實際情況選購。
400G:適合3-4口人使用,流量在1.05L/min左右。 600G:適合6-7口人使用,流量在1.58L/min左右。 800和1000G:適合家里人口多,且需要出水快的家庭。③看材質-是否為食品級原材料
觸水部件有PE管、接頭、濾殼、龍頭等,材質不能有污染。
④看濾芯-RO膜和活性碳
濾芯是凈水器的核心, RO膜決定過濾效果,活性炭決定口感 ,一定要選品質好的RO膜,比如陶氏RO膜;活性炭最好是椰殼炭,飲水甘甜,口感更佳。
分體式集成灶
傳統集成灶體格龐大,占空間多,對小廚房不友好,所以分體集成灶開始慢慢走入大眾視線, 成為小戶型的標配 。
采用無機箱設計+隱藏式雙風機,漂亮又節省空間,上嵌煙機距離炒菜口近,吸煙快,實現油煙不過臉,搭配三眼灶,炒菜煮飯燉湯不打架,用著舒適感高。
蒸烤一體機
這個應該已經成為不少家庭廚房中的標配了~蒸烤炸三合一功能強大,一次性搞定飯菜.
觸控彩屏操作,調溫設定一目了然,機身嵌入柜內;
一鍵自動開門,不用擔心被燙傷,無把手設計,方便清潔又能讓廚房看上去整潔利落,一台蒸烤一體機頂多台小家電,誰不喜歡?
蒸烤一體機選購指南:
看功能
✅微波✅蒸汽✅烤炸
微波:加熱食物速度快更省電,如果能組合蒸烤功能,那麼烹飪效率更高。
蒸汽:雙孔直噴蒸汽,蒸汽量更大,加熱更均勻
烤炸:主要看烤管,優選上下雙烤管➕背部烤管➕熱風循環的,加熱均勻,食材口感好。
看內膽
搪瓷>不銹鋼>鍍鋅
看加熱方式
雙孔直噴蒸汽>蒸騰式
雙孔直噴式蒸汽是通過噴射孔將加熱的蒸汽噴出,岀氣量可控,加熱效率更高!
蒸騰式通過加熱底部蒸發器產生蒸汽,蒸汽量較大,但是容易積水和導致串味,不建議選。
看顯示操作
彩屏觸控搭配旋鈕會比單獨按鍵選擇更豐富,使用也會更方便。
大家在挑選的過程中可以主要看以上這四點,至于容量、外觀、人性化配置等等就看個人經濟實力和喜好了。
(文章原創,圖源網絡侵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