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古人云:「舌為利害本,口是禍福門。」
小孩子亂說話,是童言無忌,沒有人會計較;老人亂說話,就是有意而為,屬于缺德。
我們不能總是口無遮攔,年紀越大,越要收斂自己。
如果要開口,就是口吐芬芳,若不然,不如閉嘴,一笑置之。
因此,老人要修身養性,要懂得說話有「五不宜」。
02
第一,學會沉默,話不宜過多。
有道是,逢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
在很多地方,我們都能看到老年人扎堆聊天,東家長,西家短,不亦樂乎。可是,這樣的場景,讓年輕人不好受。
作家劉繼榮寫過這樣的片段:丈夫的一個女同事,因為要躲避「父母安排的相親」活動,來到了她家做客。
她的婆婆一開口就問:「小姑娘,有沒有找對象啊?要不,我幫你物色一個?得了,我認識一個小伙子......」
女同事欲哭無淚,隨意敷衍了幾句。然后,逃一般地離開了。
關心晚輩是好事,但是過分關心,就是越界,令人不舒服。不如沉默,少說,少問,少管。
03
第二,臉色和氣,話不宜過激。
有這樣一句無厘頭的話:「大爺就是大爺。」
這句話,有時候是給大爺點贊,說他很有能耐;有時候是嘲笑大爺,說大爺做了硬核的不齒的事情。
很多話,都有弦外之音,不能因為著急,就隨意去理解。
作家湯姆.齊格勒寫了這樣一個故事:在機場,一群人等待飛機,不料飛機晚點五個小時。
既然事情就這樣了,為什麼要憤怒呢?無論如何,你都沒有辦法讓失去的時間再一次回到身邊。
用心去理解,飛機晚點是好事,因為飛機遇到了極端的天氣,活著飛機有故障等。晚點是為了保證安全。
你還可以看到,機場的工作人員,都很疲憊了,但是他們打起精神,盡量讓大家舒服一點點。他們同樣需要被理解。
有話好好說,你想一想就明白了。想清楚了,臉色就好看多了。千萬不要從臉上、嘴里,伸出拳頭來。
04
第三,善于思考,話不宜過快。
我的三叔,一出門就遇到了小區的張大爺。
前幾天,張大爺的愛人過世了,他一直處于悲痛之中。
三叔一開口就說:「大爺,張阿姨(大爺的妻子)還好嗎?」
張大爺頭也不回,走開了。三叔一臉茫然,然后臉上寫滿了「尷尬」。
老年人交談,要語速慢一點,一方面是考慮對方是否聽得清,一方面是考慮自己能否說得準,有沒有必要說。
語速慢下來了,你就能從容一些,說錯的時候也少了。當然,你還能從言語的縫隙之中,察言觀色,判斷對方交談時的態度,是不是急著要離開,或者產生了厭惡。
05
第四,崇尚學習,話不宜過時。
有一種交流方式,叫「老生常談」
總是把過去的事情,顛三倒四地說一番,大家都能夠背出來了,還在說。
比方說,老人年輕的時候,去外地做生意,遇到了一個打扮奇怪的人——衣服很破,但是蠶絲做的;耳朵很大,耳垂都像巴掌一樣。
本來奇怪的人,會引起大家的說話欲,但是總是「奇怪」,就見怪不怪了。
一開口就說,「想當年」,是給自己表功,也會讓年輕人不喜歡,讓常常和你交往的人,覺得太累。
真正會說話的老人,會避開「老話」,尋找一些新話題。他的話題,不是空穴來風的,而是靠讀書、上網得來的。
常常讀散文的老人,一開口就說詩情畫意的句子,令人舒服。
英國作家王爾德在出門的時候,看到一家花店里,櫥柜里的花朵太多,有些花都積壓壞了。
他很心疼,走過去說:「我不想買花,只是看它們太擁擠了,心疼它們,我想讓他們輕松一下。」
一句詩意的話,讓店員開心地接受了建議。
根據實際情況、社會發展來聊天,才不會過時,并且顯得和藹可親。或者說,老人一開口,就顯得很時尚。
06
第五,能進能退,話不宜較勁。
有一些老人,喜歡較真,哪怕自己輸了,也要弄清楚,到底輸在哪里,需要用什麼方法,贏回來。
其實,人生本無輸贏,不必「嘴上不饒人」。
比方說,夫妻兩個人去逛超市,女人要買紅襪子,男人要白色的襪子。女人嫌棄白襪子難洗,男人責怪女人太愛美。一來二去,誰都說服不了誰,反而讓周圍的人看笑話。
有道是,一家人不說兩家話。不管誰低頭,都是贏家。
人老了,爭來爭去,爭什麼?一百年之后,都是過眼云煙。
對于真理,我們要較勁,但是對于言語,我們不要較勁。低頭,是給自己退路,給對方面子,彼此才能相安無事。
較勁的話,會讓進入唇槍舌戰之中,是矛盾的開始,不可取。
07
一個人最大的本事,不是才華橫溢,也不是腰纏萬貫,而是簡單生活,守住規矩,過好當下。
作為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一句話說出去了,就收不回來了,就是馬都追不上。可見一斑,君子說話會有多謹慎。
人到老年,需要有「愛相」,別讓人際關系、家庭氛圍、幸福日子,毀在自己的嘴上。
往后余生,心有春天,口有文章,行有所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