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平凡不是向生活妥協,而是與自己和解。
作家孫甘露說:
「毛姆像一個長輩,他寫小說開篇的語句可以歸納成一句話,我跟你說一下人生吧。」
毛姆筆下的每個人物,總是在試圖追尋某種「人生真諦」。
而他們追尋、掙扎之后,得到的結論幾乎如出一轍——
無論我們想要什麼樣的人生,在經歷過世事浮沉之后,都會選擇接納平凡。
這一點,在毛姆的自傳體小說《人性的枷鎖》中體現得尤為明顯。
毛姆審視人生,看清了束縛著人成長的一層層枷鎖,然后以自身經歷為依托,將脫掉枷鎖的方法藏于此書內。
讀懂毛姆的《人性的枷鎖》,你就會發現:
原來自由的人生,從接受平凡開始。
接納自己的平凡主人公菲利普有個很不幸福的童年。
他自幼父母雙亡,9歲那年被交由伯父一家撫養。
因為天生跛足,他從小性格敏感,無論走到哪里都會留心觀察別人的反應。
如果身邊有人笑了,他便把這笑理解為對他跛腳的嘲諷,這種自卑感在他進入學校后更加強烈。
他不敢結交朋友,害怕與人交流。
尤其被同學罵作殘廢時,那種揮之不去的刺痛感讓他如臨深淵。
他試圖通過努力,成為學校的尖子生,也嘗試過去國外留學并結交新朋友。
同時,和同學們高談闊論來彰顯自己的「學識」,好讓自己看起來不那麼平凡,遮掩跛腳帶來的不足。
但是,結果均適得其反:他不僅沒有獲得精神的解放,而且變得更加自卑和敏感。
這樣的情緒,伴隨了他二十多年。
多年以后,30歲的菲利普接診了一個跛腳的小男孩,小男孩樂觀自信,大方地把跛腳指給大家看。
孩子天真可愛的笑臉,讓他瞬間清醒。
他才發現并不是所有人都完美,但總有人能坦然接受。
接著,他在醫院見了各色各樣的人——殘障的、孤寡的、重病的……這些人更讓他懂得,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陷或不足。
他忽然明白,要想得到精神的自由,首先要接受正視真實的自己。
克服心理障礙后,他終于敢自由地走路,不在乎是否一瘸一拐,甚至伸出腳向病人打趣。
尼采曾說:「對于平凡人來說,平凡就是幸福。」
世界上多的是平凡的普通人,沒有顯赫的出身,沒有驚艷的外表。
所以生而平凡,不必感到不幸,更不必自卑敏感,因為平凡才是人間的常態。
只有接受了自己的平凡,才能活出最真實的自我。
接納伴侶的平凡菲利普留學期間,醉心于朋友口中詩意的詩句,渴望一段羅曼史。
在他學醫期間,看上了咖啡店的一位女侍者——米爾德里德。
菲利普覺得米爾德里德是天生的美人胚子,他為她的美麗而震驚,并無法自拔地愛上了她。
菲利普覺得她是所有男性理想中的戀人,他為她瘋狂,并展開熱烈地追求。
他做了巨大的犧牲,態度卑微,沒有底線。
他送她禮物,給她租房子,滿足她的一切要求。
他以為真誠的付出會換來米爾德里德的愛,結果卻一次次的受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