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不光要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更要知道自己需要什麼,有的時候我們想要的未必會給我們帶來好的結果,只有自己實際「需要的」才能真正幫助自己去成長。
但是人性之中有趨利避害的心思,很多時候大多數人都貪戀自己想要的,而缺乏理智的認知從而忽略了自己真正需要的。
就好像人生的甜言蜜語和直言規勸,我們喜歡聽的都是甜言蜜語,但真正需要的是人生的直言規勸,如果一個人只沉浸在那些順隨自己心意的言語之中,這樣未必能給自己帶來好的人生,只有在聽到善意規勸之時,能夠理智清醒的面對,那麼你的人生一定能因為自己的清醒而受益。
《素書》中有一句話說:聽讒而美,聞諫而仇者亡。
意思就是說:聽見阿諛奉承的語言就覺得美滋滋的,聽到直言規勸的忠告就表現得惡狠狠的,這樣的君主必定走向滅亡。
阿諛奉承是小人慣用的伎倆,他會讓自己的言辭狀態,盡量與一個人保持高度的一致,而且很會揣摩別人的意思,整天圍著一個人去轉。
一般人遇到這種人的時候,剛開始會有所警覺,但是日久天長慢慢習慣之后,不僅不會對他保持應該有的防范,還會在聽到贊歌的時候迷失自己,甚至久而久之,當他聽到一些違背自己意愿但是正確的事情反而有些不樂意。
最后造成的結果就是那些擅長唱贊歌的人被重用,而直言者卻被仇恨。
然而從人生的發展規律上來說,任何事物都包含著陰陽兩面,一個人的發展也是如此,那些看似正面的力量能夠給自己帶來有益的幫助,而那些負面的事情,反而會成為推動自己向前發展的根源。
而一個人如果讓身邊所有的聲音和問題,都是趨向于使自身感到順意的一方面存在,那麼自己即便感受到的都是由平順帶來的滿足,但是久而久之,也會錯過能夠推動自己向前發展的重要因素,這也是《道德經》之中所說「反者道之動」的道理。
所以對于人生來說,不要讓自己總沉浸在甜言蜜語之中,不要聽到好的言辭就覺得美滋滋的,聽到直言規勸的言辭就惡狠狠的,那樣喪失的終究是自己的人生。
真正的智者都可以避免表面滿足自己欲念的誘惑,從而讓自己走在相對平衡的人生狀態之中,這是人生智慧存在的地方。
曹操親自進軍烏桓,很多將領都過來進諫勸阻,但是曹操并沒有聽他們的勸阻,而是執意進攻,最后反而打敗敵人凱旋而歸。
當曹操凱旋歸來的時候,就召見曾經對他進言勸阻的人,這些將領不知道其中的原因,非常害怕,擔心曹操找自己的麻煩。
但是曹操卻對這些曾經勸阻的人都給了很豐厚的獎賞,說到:「我率兵去冒著危險,謀求僥幸的勝利,雖然成功了,但這不過是上天的恩賜,也不是通過平常的道理就能夠達到目的,各位的勸諫才是萬無一失的計策,所以我獎賞你們,希望你們以后都會像這樣有話直說,不必為難。
從這一點上來看,曹操是懂得一些辯證法的智慧的,雖然曹操力排眾議,憑自己的意志取得了最后的勝利,但是也并不能代表那些曾經勸阻他遠征的建議就是錯誤的,所以他不但沒有拿自己僥幸的勝利在別人面前耀武揚威,還對那些人贊賞不已,給予了很好的獎賞,而這也是曹操最有智慧的地方。
因為很多人容易迷失在甜言蜜語的蠱惑之中,很少有人能夠發現那些違逆自己心意的事情也存在著可取之處,然而這樣高于世俗的覺知,才是真正能夠駕馭人生的智慧。
《菜根譚》中有一句話說:耳中常聞逆耳之言,心中常有拂心之事,才是進德修行的砥石。若言言悅耳,事事快心,便把此生埋在鴆毒中矣。
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經常聽到一些不順耳的話,常常遇到一些不順心的事,這樣才是修身養性,提高道行的磨礪方法。如果聽到的話句句都順耳,遇到的事件件都順心,那麼這一生都如同浸在毒藥中一樣。
對于人生來說,一個人能夠帶著多少智慧,在前行過程中就能在無形之間避開多少阻礙,獲取更多的福報。而人生終究會要有一個成長的過程,這個過程就是在那些不太順隨自己心意的事情中產生的,所以在成長過程中,除了要給自己進行一定的鼓勵之外,更要能夠讓自己坦然地接納一些不順遂自己心意的事情,就是為了避免讓自己逐漸消磨在溫室之中。
只有讓自己在風雨兼程的過程中,讓自己的身與心不斷地接受錘煉和成長,這樣才能打造一個心性更加純粹,智慧更加深厚的一個人,而你的人生也會因為這樣份智慧而有所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