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司馬懿也挺無奈,做了一輩子別人的手中刀,到頭來,被眾人推著做了操刀人。
一、一個人的忠貞善惡不可能寫在臉上。
有的人一輩子都很老實,人緣好工作能力也強,大家都覺得此人靠譜。可到入土的年紀卻學會變臉術,上演一出《我的后半生》。
沒錯,說的就是司馬懿。
后世人覺得司馬懿一直都是狼子野心,參加工作時就蓄意謀反,仿佛生來就是為了顛覆曹魏江山。
其實,哪有那麼多蓄謀已久。
所有的歷史轉折都不可能謀劃很多年,尤其是以一人之力改變王朝興衰......很多時候是站在了歷史的風口上。
司馬懿不想飛也得飛。
都是時勢使然。
二、
《晉書》說:「帝知漢運方微,不欲屈節曹氏,辭以風痹,不能起居。」
意思是:
司馬懿知道漢朝完蛋了,但又不愿意追隨曹操,所以就假裝中風,躺在床上動都不能動。
這段文字看看就行了,騙鬼的把戲。
曹操的第一個官職是洛陽北部尉,而舉薦他做官的人,恰恰是司馬懿的父親司馬防,他當時是洛陽令。
兩家挺有淵源,不存在看不起之類的。
那為什麼司馬懿拒絕出仕呢?
因為舉薦他的人是魏種,此人屬于曹魏內部的兗州派,後來還背叛過曹操......本來就勢力小,還有黑歷史。
而當時的風俗,一旦接受舉薦就和舉薦人綁定在一起,成為一輩子都會被人貼標簽的門生。
堂堂司馬氏,怎麼會和魏種扯在一起呢。
多年后,曹魏文臣之首、潁川荀氏的領頭羊荀彧發出offer,司馬懿不是麻溜的去曹操辦公室報到了麼。
很多事情也在此時埋下伏筆。
司馬懿正式成為曹魏士族集團的一員,他一生的坎坷和榮耀,都離不開此時加入的陣營和身份。
之前在《三國的貧窮、法治和帶路黨》中聊過,曹操的基本盤是寒門和宗室,士族只是合伙人。
在這種架構下,曹操可以駕馭自如。
可曹丕不行。
曹丕沒有軍功和威望,又繼承了曹操的王位和官職,他除了當皇帝沒有別的出路,而想當皇帝又必須得到士族的認可。
于是,九品中正制火熱出爐。
他承認士族的利益,又得到宗室的支持,曹魏的權力結構就變成士族、宗室組成的兩架馬車。
而曹丕的宗室政策也很有特點。
他極力防范親生兄弟們,卻又把軍事大權交給遠方親戚。這樣一來,他們既能和皇帝保持一致,又不會對皇位造成威脅。
之后一系列的輔政大臣也出自他們。
曹丕去世后輔政大臣是曹真、曹休、陳群、司馬懿,曹叡去世后的輔政大臣是曹爽和司馬懿。
宗室和士族,是后曹操時代的標配。
此時的司馬懿,只能做曹魏忠臣,壓根沒機會成為下一個王朝的創始人。
三、司馬懿本來是文職干部。
平時做點整理文件、迎來送往的工作,可曹丕想拉攏士族來制衡宗室,但又不能找樹大根深的士族。
司馬懿正好合適。
他出身于士族,又是曹丕的嫡系,關鍵是家族實力也不強,不會產生威脅。好吧,就你了。
領導說你行,不行也行。
短短幾年時間,司馬懿從太子中庶子一路升為錄尚書事,和陳群一起處理國家大事。
而曹丕又特別信任他,自己帶兵出征的時候,就讓司馬懿鎮守許昌,還能親自統帥幾千軍隊。
這就讓司馬懿初步接觸到軍事。
當然,他在此時還遠遠沒有帶兵打仗的能力,但好歹是在實踐中學習了,多年的崗位歷練,鍛煉了司馬懿的能力和資歷。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