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十月初一,寒衣節又要到了。
轉眼間,父親已經離開我們五年了。每到寒衣節的時候,就會深深地懷念起父親,他的一舉一動,他的音容笑貌,都好像刻在我的腦海里,不停地浮現在我的眼前,讓人不禁潸然淚下。
小的時候,家里很窮,吃不起饅頭,平常家里都是吃窩頭。但只有我例外,因為父親特別疼愛我,每次有賣饅頭的小販路過家門口,父親都會給我買一個饅頭吃。還有換小米煎餅的,每次路過門口,父親都會從家里米袋子里,盛上一點小米,給我去換一張煎餅吃。
時至今日,那種饅頭的香甜,和小米煎餅的美味,依然讓我記憶猶新,難以忘懷。幾十年來,每次買了熱乎乎的饅頭,我就忍不住吃上一兩個,越嚼越甜,越嚼越香。但當年那個小米煎餅的味道,卻始終找不到了,只能留存在美好的回憶當中。
在我讀半年級之前,父親給我買了筆墨紙硯,教我學寫毛筆字,但終究沒有堅持下來,上學后,就慢慢不練了。
上小學的時候,富裕家庭的孩子都是買石板,大多數孩子都是用一塊鐵板,也就是厚一點的鐵片。還記得父親親手給我做的鐵寫字板,那是一塊不知道他從哪里找來的廢鐵片,父親先是把它磨得亮亮的,然后用鉗子把四個邊卷起來,以防割住我的手了。那塊鐵板,伴隨著我過了好幾年的小學生活。
父親和天下的父母一樣,都是望子成龍,希望我將來有出息,能夠出人頭地。每當我拿了獎狀回到家里,父親都非常高興,喜悅之情,溢于言表。父親希望我學有所成,但從來不給我壓力,只是默默地期待著。甚至連中考、大學聯考這樣的大型考試,父親都沒有給過我一點壓力。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