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11日,《布拉格的春天》的作者米蘭·昆德拉去世,享年94歲。
他走了,這個無趣的世界,又少了一個有趣的靈魂。
他走了,這個善于媚俗的世界,又少了一個不肯媚俗的人。
在《生活在別處》里,他說:
「這是一個流行離開的世界,但我們都不擅長告別。」
而今,他對這個世界進行了最后一次告別,此后,這世間再無米蘭·昆德拉,可是,他給我們留下的書籍,會讓他永遠活在我們心中。
1984年,《布拉格的春天》出版,這是昆德拉最出名的小說,也是他最為讀者熟知的一本小說。
在書中,昆德拉講述了很多種生活,有有意義的,有無意義的,有充滿愛的,有無愛的,但對于每個人來說,我們在某段時間,都只能經歷一種。
每個人都想追求一種有意義的人生,但那樣的人生,又是沉重的,因為那意味責任,意味著在荊棘叢生中尋找出路。
那是一條不容易走的路。
事實上,任何一種有意義的人生,都意味著要付出很多,就連那無意義的人生里,也需要我們用生命為大家去換取。
昆德拉說:
人永遠不知道自己該要什麼,因為人只能活一次,既不能拿它跟前世相比,也不能在來生加以修正。
每個人都想選擇一種最好的人生,但實際上,沒有人知道什麼才是最好的,任何人的選擇,都是一場賭博,勝敗猶未可知。
托馬斯有過一段短暫的婚姻,維持了不到兩年,生了一個兒子,失婚時,孩子被判給了妻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