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友問:職場的本質是交換,不是奉獻,更不是奉承
我們可以分解出三部分:職場的本質是交換,職場需不需要奉獻?需不需要奉承?
就這三個觀點來說說我的看法:
對于這一點,我認為說的挺對的。
我們為什麼要去上班?不就是去上班掙錢,去養家糊口。
而通過什麼掙錢呢,通過提供自己的勞動力,來獲取相應的報酬。
我曾見過這麼一個老闆,經常在會議上提出公司付錢給你,是你的衣食父母,你該感激之類的言語,雖然聽起來也沒那麼錯,但總是讓人感覺很不舒服。從他的潛台詞里總能感覺出一種居高臨下,老子養你的意思!
在職場中,我們并沒有游手好閑,不勞而獲,而是通過實實在在的付出才得到了這樣的報酬。
員工與公司本身就是一種雇傭關系,在跟老闆的關系中是平等的,應該得到彼此的尊重才是。
為什麼會有人跳槽,有人被離職,就是因為這種平等交換的現象出現了偏差與不平衡,才會有人去找更高薪的工作,才會有老闆去選擇更合適的人。
如果想過得更高的薪酬,那就努力提升自己,讓能力與之相匹配。
我認為沒那麼絕對,適當的奉獻也許會積累一定的人脈資源及良好的口碑,但是不能一味地付出,奉獻太多也會讓人覺得理所當然,反而變得不值錢不被人感激了。
我認識個剛大學畢業的小姑娘,在公司里非常勤快,部門人員較多,總是有各種各樣的事情麻煩她。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