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人的理財學,
不過是借債不還。
1998年,12月19日,錢鍾書先生于北京逝世。
文學家施蟄存這樣評價自己的至交好友:錢的學問是最好的,嘴巴是最毒的,眼界是最高的。
作為清華三大才子之首,錢鍾書是出了名的狂。
一在于其才學之高,使得很少人能入得了他的法眼;
二在于其出了名的毒舌,筆鋒尖銳,不給人留一點面子。
適逢錢鍾書先生逝世25周年,晚君給大家帶來他筆下最毒最狂的7句話。
寥寥數語,便可洞穿市井百態,說透人性丑惡。
1
古人常說,觀人于臨財。
錢是一面鏡子,觀一個人錢品,可見其人品。
生活中大家難免都會遇到急需用錢,又一時周轉不開的窘境。
借錢,似乎是朋友、親戚之間一件理所當然的事情。
可借錢容易,還錢難。索要得太過頻繁,甚至還會當場翻臉。
正如錢鍾書所說:「借錢前是朋友,借錢后是大爺,還了錢便是恩人。」
《浮生六記》里,有這樣一個故事:
沈復的姐夫向他借十兩銀子,沈復錢不夠,妻子陳蕓當掉首飾,幫姐夫渡過了難關。
一年后,沈復一家日子過得捉襟見肘,萬般無奈之下向已發跡的姐夫求助。
可姐夫卻萬般推脫,最終只給了沈復一兩銀子。
兩家關系也就此破裂。
《論語》有言:「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
打著關系好的名義借錢,一提還錢就臉色大變、撒潑放刁、耍無賴不還的人,一定要遠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