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有本事」的人,不一定有多大的權,也不一定有很多的錢,因為運氣、機遇、環境都會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那以什麼標準來判斷這個人是否「有本事」呢?不否認支配客觀物質條件更容易判斷有本事與否,但又有多少參考意義呢?已經位高權重,身居高位,不是誰想溝通就能溝通的,學會「冷秒燒香」,或許是不錯選擇。
如果在平時相處中,可以發現自己身邊那些真正「有本事」的人,保持良好的關系,未來他可能就是你的重要人脈,或許他只是缺少一個機會。
所以,判斷一個人是否真正有本事,看得不僅是現在支配客觀物質條件的多少,而是未來是否能夠支配更多。以下幾點判斷依據,值得參考。
人有實力才會有自信,沒實力的人,那叫做盲目自信,是自負。
自信來源于實力,實力來源于平時的積累及付出的努力。就像學生時代,平時認真學習,考試的時候,自然從容淡定,相信自己的付出,考試不過就是量化自己的實力。
盲目自信,就是自負,平時沒積累,還覺得自己挺強。就像銀行卡里的錢,還沒有密碼位數多一樣,還覺得自己挺有錢的人。一旦到用錢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并不如自己想象中那麼富有。
自身的實力越強,也就越自信。自身的實力,是別人拿不走的東西,比如,學歷、知識、技術……這些東西一旦你得到了就誰都拿不走。
有些看似是實力的表現,卻隨時可以被人帶走,比如,所屬的職位,看似是實力的體現,但也隨時可能被人拿走,或者頂替。自身實力則不同,不在于別人給,而是一旦獲得了,任誰想拿都拿不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