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覺得張愛玲是個清冷的女子,用一雙冷寂眼神看世間所有繁華熱鬧,寫感情總是毫不留情地剝去種種溫情的外表,直接暴露出人的本然,沒有任何修飾。讓人看了頓生悲涼。
愛一個人,傾一座城。
第一次看到這句話,內心著實深深地被觸動了,無法想象,這是怎樣的一種愛情。
讀沈復的《浮生六記》時,內心便一直向往沈復和陳蕓的那種生活。身居陋室,拮據艱難,淡泊清雅,至情至暖。那時我還沒有娶妻生子,對婚姻生活并不了解,一直在揣摩,兩口子能把日子過到這種境界,會是一種什麼樣的愛情?後來我在網上看到「美齡宮」的航拍圖,似乎,略有所悟。
成排的法桐綿延數公里,是「項圈」。那顆碩大的水滴狀吊墜里裹的「寶石」,就是美齡宮。這就是我見過的最美的項鏈!有人說,這是當年蔣介石送給宋美齡的禮物,是傾城之戀;有人說,故事很美麗,現實很骨感,一切都是牽強附會。真真假假,不去理會,而這條翡翠項鏈,天下唯一。
張愛玲在小說《傾城之戀》的開頭,如是寫道:胡琴咿咿啞啞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故事——不問也罷!……
她在小說的結尾也寫道:到處都是傳奇,可不見得有這麼圓滿的收場。胡琴咿咿啞啞拉著,在萬盞燈的夜晚,拉過來拉過去,說不盡的蒼涼故事——不問也罷!
小說首尾的重復呼應,宛如有人在耳邊聽了一段故事,故事講完了,又回到了現實中。
張愛玲的《傾城之戀》講的是沒落的白公館中,一個失婚喪夫的寡婦白流蘇,在家里不受待見,後來孤注一擲,離開上海,去了香港,與一個花花公子斗智斗法的故事。公公花子不想結婚,白流蘇要的是婚姻。兩個各懷鬼胎的人聚在一起,數次交鋒,最終,白流蘇終于把花花公子變成了長期飯票,兩個人終于結婚了。如果不是戰爭爆發,也無法打破了浮在日常生活中表面的東西,成就他們的感情。戰爭之下的香港遍地狼藉,在這樣的環境下,這兩個人一起度過了一段平凡普通的居家生活,每天買菜,做飯,做家務,最終修成正果。那場戰事催化了結果的到來。
五四以后的小說,男追女有三個基本條件:1、用錢砸 2、賽身體 3、文化洗腦無論是魯迅的《傷逝》,還是在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或者是茅盾的《創造》,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就是男的像老師,女的像學生,戀愛的過程就是一個啟蒙教導的過程。
有的是男的教了女的,最后救不了女的,反而害了女的,如《傷逝》;
有的是同是天涯淪落人,我救不了人,我也不能害人,所以想擁抱,我也克制自已,就像郁達夫的《春風沉醉的晚上》;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