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一位年僅23歲的鄭州小學女教師因工作壓力大選擇跳樓。
從她留下的遺書中能夠感受到,這名老師面對工作壓力時,選擇了默默承受,習慣性「為難自己」。
最終選擇最極端的方式告訴世人,她累了。
如果她在身心都無法承受的時候,選擇放棄,換一份工作,可能結局會不一樣。
面對問題時,應該拋棄為難自己的思維,多向外尋求幫助,多為自己著想,生活會輕松很多。
關于如何避免「為難」自己,我想和大家分享四種思維方式,讀完這篇,學會給自己「松綁」。
「杞人」思維,內心戲磨搓自己
埃隆·馬斯克的母親梅耶·馬斯克,在《人生由我》一書中寫道,我記得一位九十歲的老人說過這樣一句話:「你擔心的事情中的百分之九十五永遠不會發生。」
總是用「杞人」思維生活的人,常常會為還沒有發生的事情所擔憂,把寶貴的時間都用來上演「內心戲」,從精神上折磨自己,從未想過很多擔心都是多余的。
梅耶·馬斯克在書中講述了她的一個經歷。
她的孩子們上大學前,朋友們都認為她會得「空巢綜合癥」,會對孩子不在身邊,一個人的生活不習慣。
因為平日里她的生活都是圍繞孩子們進行的,并且別人也都經歷過孩子不在身邊的不適。
在孩子沒有離開家前,她就開始提前擔心。
令她意外的是,當孩子們都去上學后,她并沒有因為一個人獨自在家而感到寂寞,而是更加充實自己的生活。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