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3年,張愛玲的《金鎖記》剛發表沒多久,就倍受好評。
著名翻譯家傅雷發表評論說:至少也該列為我們文壇最美的收獲之一。
比傅雷說得更夸張的是夏志清教授:「在我看來,這是中國從古以來最偉大的中篇小說。」
我讀完之后,只覺得頭皮發麻,渾身冒冷汗。
上個世紀,一個蒼涼、腐朽的院子里,一個裹著小腳抽大煙的女人,用金錢的黃金枷鎖困住自己,然后用那加鎖的一角殺人,即便沒有殺死的,也都沒了半條命。
「三十年來她戴著黃金的枷。她用那沉重的枷角劈殺了幾個人,沒死的也送了半條命。她知道她兒子女兒恨毒了她,她婆家的人恨她,她娘家的人恨她。
然而,這個女人是可憐的,金錢鎖住了她的一生,她不幸福,并且變得殘忍冷漠,她為了守住錢,最終殺死了人。
七巧是一個小商販之家的女兒,家里是開麻油店的,在姑娘的時候,她就和賣豬肉的老伴打情罵俏。
她嫁入豪門姜家,丈夫卻是一個終年臥病的殘障人。
在姜家看來,七巧的出生本來就是上不得台面的,之所以讓七巧嫁入姜家,也是因為姜家二少爺天生殘障,找不到門當戶對的女子,他們看上了七巧。在哥哥嫂子的安排下,七巧成了姜家的二太太。
還是姑娘的她,就和豬肉脯老伴打情罵俏,而現在,丈夫卻是一個動也不能動的殘障人。她渴望健康的肉體,渴望正常的愛情,然而這一切,她都不可能得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