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有多少人有過類似的經歷:
與人相處時特別在意別人的感受,深怕自己惹得別人不開心;
總是因他人的評價而質疑自己,對自己毫無自信;
時常患得患失一段關系,從而一味地討好別人……
長此以往,不知不覺發現自己的內心充滿了焦慮,陷入了無盡的內耗中。
曾仕強先生說:「人最大的問題就是持續不斷地找自己的麻煩。」
確實如此,每個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想事事符合他人的意愿,確實是在給自己制造內耗。
而將自己困住的原因從來不是因為別人的干預,而是自己看低了自己。
太過在意別人,就是掏空自己
在心理學的認知療法中,貝克提出了一種技術叫「去中心化」。
中心化的意思是:「很多求助者總感到自己是別人注意的中心,自己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會受到他人的品評。為此,他常常感到自己是無力、脆弱的。」
人活于世,把自己想象成中心點,擔心自己的言行會讓別人不舒服的人往往是在消耗自己。
自媒體博主@蕓蕓曾經是這樣一種人,她曾在網上分享了一段個人經歷。
大學畢業后,她考進了一所公立學校做老師,每天非常忙碌。
因為每天不是有同事讓她幫忙制作課件,就是有前輩讓她整理資料,還讓她幫忙課間值日,導致她經常顧此失彼,白天太忙沒時間備課,只能晚上回家加班。
其實很多時候,她本想拒絕,但是她擔心因此同事們不喜歡她了,又擔心別人會不開心,然后就答應了,還裝作一副很輕松的樣子。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