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始十年(公元249年),韜光養晦的太傅司馬懿趁大將軍曹爽陪同皇帝曹芳離洛陽至高平陵掃墓期間,起兵政變控制洛陽城防,罷黜曹爽大將軍職位并誅其三族。
自此曹魏軍權政權落入司馬氏手中,史稱高平陵之變。
在高平陵之變發生之前,司馬懿擔任曹魏有職無權的太傅一職,軍政大權掌握在以曹爽為首的宗室集團手中,面對曹爽的猜忌和排擠,司馬懿不得不韜光養晦,表面退出曹魏的權利中心。
然而在正始十年,司馬懿抓住機會,通過高平陵之變反敗為勝,一舉奪取曹魏軍政大權,到底是什麼原因讓司馬懿能在一夕之間擊敗大權在握的曹爽,奪取曹魏大權的呢?
司馬家作為東漢有名的世家大族,在當時頗負盛名,司馬懿高祖父為漢文帝時征西將軍,其父司馬防為京兆尹,司馬懿是司馬防次子,少有謀略,受到世人稱贊!
建安六年,曹操征召司馬懿入府任職被其以「患風痹癥」為由拒絕。建安十二年,曹操強征司馬懿為文學掾,司馬懿踏入朝堂。
黃初元年,曹丕登基稱帝,司馬懿開始得到重用,先后擔任尚書、督軍、御史中丞、侍中等職位,留鎮后方,不過這個時候的司馬懿主要扮演蕭何、曹參一類的角色,雖然位高權重但不涉軍權,為治國之能臣。
黃初七年(公元226年)五月,魏文帝曹丕病重,令司馬懿與中軍大將軍曹真、鎮國大將軍陳群,征東大將軍曹休為輔政大臣,共同輔佐太子曹叡即位。
魏明帝曹叡在位期間,司馬懿長期擔任軍中要職,大將軍曹休病逝后,為應對蜀漢的軍事壓力,曹叡任命司馬懿坐鎮關中,都督雍涼軍事,防御蜀漢進攻。
司馬懿在任期間,多次擊退蜀漢諸葛亮的北伐,不僅鞏固了曹魏的西北防線,還培植了一批軍中親信,如郭淮、郝昭等。曹叡在位期間,司馬懿南抵蜀漢,北征遼東,東御孫吳,成為曹魏的柱國重臣,功勛卓著!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逝,齊王曹芳即位,遺命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政,此時的司馬懿已經是四朝元老,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威望遠高于曹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世家大族掌握了大部分的資源和財富,曹操一統北方后,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已經被世家大族所控制,為了政治和軍事需要,曹操多次提出唯才是舉令,抑制世家大族的勢力,為世家所不滿。
然而此時的曹魏更多依靠的是宗室的力量,曹氏和夏侯氏為曹魏政權提供了諸多名將,如曹仁、夏侯惇、曹休等,曹操三子曹彰更是常年領軍作戰,這些宗室大臣執掌軍權為曹魏保駕護航!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