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在任期間,多次擊退蜀漢諸葛亮的北伐,不僅鞏固了曹魏的西北防線,還培植了一批軍中親信,如郭淮、郝昭等。
曹叡在位期間,司馬懿南抵蜀漢,北征遼東,東御孫吳,成為曹魏的柱國重臣,功勛卓著!
景初三年,魏明帝曹叡病逝,齊王曹芳即位,遺命司馬懿與大將軍曹爽共同輔政,此時的司馬懿已經是四朝元老,門生故吏遍布朝野上下,威望遠高于曹爽。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諸侯割據,世家大族掌握了大部分的資源和財富,曹操一統北方后,兩漢時期的察舉制已經被世家大族所控制,為了政治和軍事需要,曹操多次提出唯才是舉令,抑制世家大族的勢力,為世家所不滿。
然而此時的曹魏更多依靠的是宗室的力量,曹氏和夏侯氏為曹魏政權提供了諸多名將,如曹仁、夏侯惇、曹休等,曹操三子曹彰更是常年領軍作戰,這些宗室大臣執掌軍權為曹魏保駕護航!
曹丕即位稱帝后,天下三分已成,曹魏政權也開始由打天下轉為治天下,一方面曹丕為了穩固自身統治,頒布了許多限制宗親的政策,限制諸王的權利,嚴格約束宗室行為!
隨著老一輩宗室重臣相繼離世,曹魏宗親在政權中的作用已經大不如從前。
另一方面,曹丕在司馬懿的建議下頒布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最初的目的是為了把選官權從地方士族收歸中央,有利于加強中央集權。
但是這也便利了掌權的中央豪門士族擴展其勢力,他們掌握地方乃至中央的選官制度,于是盤踞朝廷的世家-門閥士族出現,司馬家族就成為其中最大的受益者。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