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滾滾長江東逝水,浪花淘盡英雄……」
亂世之中,一代梟雄與英雄人物競相涌現。三國之間政治、軍事、外交等事件,生動展現了歷史上各種社會人生的經驗和智慧。
讓我們細讀《三國演義》,經過時間的滌蕩,發現字字珠璣里,蘊含著豐富的為人處世之哲學。
1、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國演義》開篇之語。這告訴我們一個十分重要的道理:一切都事在人為。分久了,人心想著要合,天下就統一了;合久了,產生很多矛盾,彼此不能協調,人心急著要分,天下就分裂了。
周末七國紛爭,弄得民不聊生,盼望早日統一,所以并入于秦。秦朝焚書坑儒,真正的用意大家不容易了解。秦滅引起楚漢紛爭,又造成西漢的統一。彼時天下大亂,三國鼎立,暗示大家最后也會統一。
2、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立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
太史慈,字子義,東萊黃縣人。東漢末年武將,官至建昌都尉。弓馬熟練,箭法精良。原為劉繇部下,后被孫策收降,自此太史慈為孫氏大將,助其掃蕩江東。孫權統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劉磐,便將管理南方的要務委托給他。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