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把聰明和智慧混為一談,其實不然。
俗話說:「小聰明看近,大智慧看遠。」
聰明是一種能力,而智慧是一種格局。
想要活出怎樣的人生,只在自己的一念之間。
有一種智慧,是「正向解讀」
正向解讀,是內心強大的表現。
心理學上有一個現象叫「自證預言」,簡單解釋就是人會不自覺地按自己內心的期待來行事,最終讓自己當初的預想成為事實。
這個概念強調了:內心的投射,會改變事情的走向。
生活中我們的「凡事正向解讀」,就是把自證預言的威力,應用在了積極的方向。
只有內在美好喜悅,才能始終笑靨如花。
正向解讀,是一種選擇。
印第安有一個關于兩只狼的智慧故事,長老會告訴成長中的孩子們:
「我經常感覺,好像有兩只狼在我的內心打架,一只既小氣又貪心,另一只則是好禮而慷慨……」
「哪一只會贏呢?」孩子們問。
長老笑著說:「你喂養的那只。」
長老想要告訴人們的是——我們可以選擇自己的思考方式。
這個世界的確是好與壞同在、黑與白共存。
但選擇那些正能量的部分,就是把自己活成了一束光。
當我們主動選擇自己的思考方式,就是把生命的主動權拿到了自己手上。
積極正向地解讀身邊的人、身上的事,我們的人生一定會收到積極正向的反饋。
有一種智慧,叫「穩下來」
當下的我們,總是希望可以快速獲得成功,快一點到達頂峰。
但現實往往是:越是急功近利,越是離目標更遠;越是心浮氣躁,反倒是走得越慢。
得意時,不忘形聽到過這樣一句話:「越是順境,越是要戒驕戒躁。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