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費的東西,自有它不收錢的道理。
作家粥左羅講過一個故事。
去年冰墩墩最火的時候,路邊有很多辦信用卡就送冰墩墩的推銷員。
很多人湊上去領,他從不搭理,直接忽略。
粥左羅說天底下沒有白拿的東西——要麼你浪費了自己的時間和注意力,要麼你出賣了個人信息。
很多人認為免費的東西最好,可越長大,就越能明白一個道理:
看似免費的東西,往往會在暗中標注高價。
當你靠近免費的東西時,一定也有看不到的風險正在襲來。
01
免費的商品,正在掏空你的錢包。
作家劉文秀曾說:
天降餡餅往往是商家的甜蜜陷阱,我們買到的不是實惠,而是一發發糖衣炮彈。
記得大學時,學校附近搭了一個流動性的棚子,做「辦卡送手機」的活動。
50元辦一張手機卡,只要承諾在網兩年,就能免費領到一台手機。
舍友二話不說就簽了承諾書,回來后特興奮地告訴我:看到沒,這手機白送的。
講明來由后,我立馬意識到他被套路了,勸舍友趕緊退回去,他卻不以為意。
果然,幾天后他發現手機卡每個月要交139元套餐費,兩年就是3336元,還不能更換,否則就要交三千元違約金。
而這個手機明顯是幾年前的淘汰機,在網上的售價不足千元。
有句老話叫:從南京到北京,買家沒有賣家精。
免費的東西,自有它不收錢的道理。
商城免費的護膚體驗,過程中往往伴隨著套路推銷,直到你肯掏錢購買為止;
買一贈一得來的廉價衣物,沒穿幾次就褪色變形,不得不扔掉換新。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