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因為怒而致敗的例子太多了,這至少說明了兩點,第一,發怒容易致敗,第二,雖然懂,人們總是忍不住繼續發怒。
楚漢戰爭中,劉邦與項羽在滎陽一帶對峙了許久,彭越在后面騷擾項羽的后勤部隊,給劉邦打助攻,無奈之下,手下將領很少,項羽只能自己選擇回撤收拾彭越,留下曹咎守成皋,項羽對曹咎說:「我回撤戰彭越,你只需堅守不出即可,守住15日,千萬不要冒進,半個月后我一定趕回來」,項羽給曹咎叮嚀了幾次要堅守不要出戰,曹咎也牢牢記在了心里。
等到項羽一離開,漢軍知道項羽被彭越成功調開了,非常欣喜,不斷地在曹咎的城下罵陣,一天,兩天,三天,曹咎都忍住了,可是接下來,漢軍罵聲繼續,曹咎實在忍不住了,違反了項羽給他的交代,受不了漢軍的辱罵,率兵出城迎戰漢軍,大敗,后自己羞愧自盡。
這就屬于怒而興師,沒忍住。
我們再看另一個例子,同樣是怒,但是忍住了,效果很好。
諸葛亮北伐,與司馬懿對峙于五丈原,諸葛亮千里奔襲,希望速戰,司馬懿瞅準了這一點,任憑諸葛亮如何挑戰,就是閉門不出,看你能奈我何?諸葛亮無奈之下,除了每天派士兵罵陣之外,更以女裝送與司馬懿,以羞辱之,但司馬懿鐵了心不出戰,不管你怎麼激怒我,我就是不生氣,不上當。
這是怒而不氣的一個成功的例子。
戰國時期趙國名將李牧,奉命守衛邊關,阻擋匈奴兵的侵擾,李牧的策略很簡單,就是堅守不出,匈奴亦拿他沒辦法,邊關的財物也得到了保全,士兵都以為自己的將軍怯戰,甚至于趙王都誤會了,覺得李牧太窩囊。
趙王心想,這個李牧,膽子太小了。
于是趙王撤回李牧,換了另一位將軍守邊,此人倒是勇敢,只是幾年之間,邊關守也守不住,財物亦常常被匈奴掠走。趙王觀察了幾年,最后還是不得不又換上李牧,李牧托病不授,趙王還是堅持讓他出來,李牧說:大王讓我繼續守邊可以,但我還是之前的那一套策略,趙王答應后,李牧才上任,邊關果然又能守得住了。
李牧也是忍受住了匈奴的挑戰和辱罵。
《孫子兵法》曰:
主不可以怒而興師,將不可以慍而致戰。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復喜,慍可以復悅,亡國不可以復存,死者不可以復生。故明主慎之,良將警之。此安國全軍之道也。
這段話說得很清楚了。
第一,不可以在發怒的情況下做出重大決定。ADVERTISEMENT
作為軍事將領,要切忌不能在大怒的情況下發動戰爭,因為此時人的感性成分壓倒了理性成分,得到的對事態的分析不客觀,具有沖動性,武斷性。
一怒之下做決定,是很容易出錯的,激動激昂的情緒支配了你的大腦,你的判斷力與平時理性時出現了較大的偏差,而因為人真在這個發怒的興頭上,靠自己的自省里無法覺察出這種偏差,這便是怒而致敗的種子。
第二,以是否有利于該完成的事情的發展為出發點,而不是以自己的情緒為基礎去做決定。
沖動之下,有可能對一個重要人物說出了不合宜的話語,當時覺得很解氣,時候覺得很后悔,這是憤怒之下常見的情形。
富蘭克林說:憤怒出門了,懊悔緊隨其后。
合于利而動,不合于利而止。動與不動,皆由是否有利于自己的利益而變,不能讓情緒控制了自己,對自己有利,再怒也要忍住,對自己無利,怒也沒有意義。
第三,大怒的結果可能非常糟糕,告訴自己你是否承受得起?
發怒之后情緒逐漸可以恢復,然而由發怒而引起的后果,卻有可能是你無法承受之重,所以想到那麼嚴重的后果,大怒之時的忍耐力和自制力就要強些再強些。
領兵之人,一個怒氣之下的決斷,可能導致全軍的戰敗,多少人的生死存亡,乃至國家的命運,都牽系于此,怎能不謹慎呢?
第四,忍得住怒氣,就能多一份保全的可能。
有時候按兵不動,保持鎮定,好過你在狂怒之下的錯誤舉動。就像上面的例子所言,堅守不出,守住情緒的平靜,任憑風吹浪打,勝似閑庭信步,避開敵人的鋒芒,保全自己的實力,就是勝利,并不是一定要出擊才是勝利。
有時候不做什麼比做什麼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