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風箏起飛之際,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請勇敢地追,為人也為己。
今天給大家分享一本暢銷全球的奇跡之書——《追風箏的人》。
友誼、背叛、贖罪、愛情。
這些東西不只在阿富汗發生,也在世界所有角落,所有人的生活中日日上演。
阿富汗作家卡勒德·胡賽尼在《追風箏的人》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背叛與救贖的故事。
兩位情同手足的少年好友,因為一次變故,從此天各一方,走向不同的人生。
主人公阿米爾在經歷種種變故後,也從軟弱走向勇敢,找到了屬于他的救贖之路。
此書一經出版,大獲好評,迅速成為全美排名第三的暢銷書,全球銷量超過4000萬冊。
當你讀完這本書,就會明白,人生最難的修行,是直面真實的自己。
阿米爾是富家少爺,哈桑是僕人的兒子,他們從小一起長大,形影不離。
哈桑正直勇敢,對阿米爾忠心耿耿,只要阿米爾要求他做的事,他從未拒絕。
而阿米爾卻膽小怯懦,父親對他因此很失望。
在一年一度的風箏比賽上,阿米爾為了贏得父親的重視,用高超的技術割斷了其他孩子的風箏線,贏得了比賽。
當最後一隻風箏掉落的時候,哈桑蓄勢待發,幫助他的少爺追尋象徵著榮譽的風箏。
他信心滿滿地對阿米爾說:「為你,千千萬萬遍。」
可就在返回的途中,哈桑被阿塞夫一夥人堵住,並要他交出風箏。
但哈桑卻緊緊守護著那只風箏,即使被打得鼻青臉腫,也不放手。
惱羞成怒的阿塞夫扒下哈桑的褲子,強暴了他。
阿米爾站在不遠處目睹了這一切,他想為哈桑挺身而出,可最終轉身離開。
那以後,每當他看到哈桑,內心就充滿了羞恥和愧疚。
經歷了長久的痛苦和煎熬後,他決定趕走哈桑。
他向父親提議解雇哈桑和他父親阿裡,可父親卻嚴厲拒絕。
他只好將手錶和現金藏在哈桑的枕頭下麵,誣陷哈桑偷東西。
最終,含冤受辱的哈桑父子只能被迫離開。
古人雲:「君子聞過則喜,小人聞過則怒。」
面對自己的不堪,勇者選擇面對,懦夫選擇極力掩蓋和逃避。
成為勇者還是懦夫,只在一念之間。
逃避是最愚蠢的做法,內心的愧疚感會伴隨你的一生。
就像卡夫卡說的那樣:
「你可以逃避這世上的痛苦,這是你的自由,也與你的天性相符。
可你唯一能逃避的,只是逃避本身。」
哈桑離開6年後,阿富汗爆發戰爭。
為躲避戰亂,阿米爾和父親逃到美國。
逃難途中,邪惡的俄國士兵企圖強迫同車的一位婦女髮生關係,眾人敢怒不敢言,只有父親挺身而出。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