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老照片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科技遊戲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生活常識
奇趣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搞笑貼圖
全部
    
老子《道德經》:最有智慧的一句話,卻很少人知道!
2023/11/10

「圣人之道,為而不爭」,是《道德經》的最后一句。

《道德經》艱澀,它是中國最高的高山,老子或許是所有哲學家中最高壽的,思想也最透徹、孤絕、高深。《道德經》又是直白的,句都是警句,全篇八十一章,如同八十一扇門,從哪一扇推入,都可見一番天地。

一、看懂了老子的孤獨,再看道德經

在魯迅的《故事新編》里,《道德經》是老子出關時敷衍關官所寫的講義,成書不過一天半,因為是講義,不免有些翻來覆去的車轱轆話。魯迅雖是調侃,不過傳說亦不太可信:關官在城頭遠遠望見一股紫氣,知道圣人要來,而剛好他又博學多識,問道于老子,老子便寫了道德經交給他。

魯迅是懂圣人的孤寒的,哪里遇得上這麼多知音?干脆把關官寫做俗人一個,讓圣人繼續孤獨。于是在想象中,老子一邊寫,一邊笑: 你讀不懂,我也不要你讀懂,我只寫給懂的人看。

老子隨手揮筆五千言,意義都在言外,就讓后人在語言的迷宮里悟吧。讀道德經若太執著于語言,是只見樹葉而忽略了森林。

二、不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老子一向的主張是:退、守、弱、柔。保全了自己,于是立足不敗之地。

古代亂世多暴君暴民,暴君殺暴民,暴民殺暴君,你來我往,整個時代都受罪。這可說是老子思想產生的原因之一。 再回過頭來看「為而不爭」,其實包含了一種策略,因此后世也有軍事家把它當做兵家的韜略來看,不爭無用之爭,乃至以弱勝強。當年紅軍打游擊戰的十六字, 「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不能不說是得益于《道德經》的靈感。

三、將自己放低,才能與世無爭

單純把道德經當做兵家韜略是狹隘的,何況兵家勝敗之事,如何不是爭? 「為而不爭」的前半句是「圣人之道」,如何「為」,關乎為人處世之道。孔子曾就此問道于老子,老子說「水利萬物而不爭」,孔子聞言悟道: 「眾人處上,水獨處下;眾人處易,水獨處險;眾人處潔,水獨處穢。所處盡人之所惡,夫誰與之爭乎?」姿態低到塵埃里,故能與世無爭。但同時,它又無所不利,潤澤萬物。孔子有句類似的話是「矜而不爭」,骨子里的矜是氣節,流露于外只能是驕。君子內心高潔,但姿態是謙下的。

四、說話太容易的時代,閉嘴是門學問不爭,是老子心中的烏托邦,他要人們無知無欲,老死不相往來。這是老子理想化的一面,因為他身處亂世,深知人性之惡。

「不爭」在《道德經》里出現頻繁,偶爾也做「不諍」,這或許代表老子對人們最表淺的要求,即語言上的不爭執、不爭辯。論語也常見類似的句子, 如《里仁》:「君子欲訥于言而敏于行」。《學而》:君子「敏于事而慎于言。」

不管是圣人還是君子,管好自己的嘴是基本修養,巧言令色的人向來為孔子所不齒,最重要的是——君子是要說真話的人,而真話往往不好聽,所以更要慎言。這個時代,謠言是流傳最快的,炒作是最受關注的,謾罵、討伐、煽情……或許每個時代都是如此,只是在說話尤其容易的當下,閉嘴是門學問。

五、不爭,是因為對萬物心懷悲憫老子最偉大的地方,在于他的宇宙觀,即「道」。他看君、看民、看圣人、看大盜、看雞、看犬,從宇宙的角度看,因而更深刻、準確。

不爭,是因為世間萬物,息息相關。萬物相互關聯,構成一個和諧整體。

泰山上的一顆石頭,跟長白山上的一棵松樹是息息相關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每一個生命都以其他一切生命為背景,同時也與其他生命同體共悲。一般書生之見、市儈之見,覺得他消極、悲觀、厭世;實用主義者,來學習如何取巧、詭辯;走馬觀花的人,只取得一點他的空想與反叛……

有人說,《道德經》是老子寫給后世的情書。但延續兩千多年,老子依然最是孤獨的人。

為什麼領導喜歡下屬之間競爭?下屬主動參與的原因,殘酷且扎心
2023/12/02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