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董宇輝在直播間里,罕見地談到了自己的父親:
「考上大學那會,我爸送我去學校。
他扛著大袋子,里頭裝著被子和褥子。
送到校門口那會,他三步一回頭、五步一回頭地告別,直到消失在人群中。
看著我爸,我一扭頭,就忍不住了。
小時候讀不懂朱自清的《背影》,長大后才懂。」
一番真情剖白,戳中了很多網友淚點。
很多人都在評論區里留言,說自己也是在長大后的某個瞬間,讀懂了父母的不易。
作為朱自清的代表作,《背影》塑造了一個非常經典的父親形象。
他歷經滄桑,在被單位「開除」后,還要為養家糊口,四處奔波;
他思想老舊,因為不會說漂亮話,所以被兒子嫌棄「迂」;
但他也很愛兒子,那個艱難地翻過月台、又艱難地爬下來的背影,近百年來,不知觸動過多少人的內心。
季羨林曾說:
《背影》表現了三綱之一中父子這一綱的真精神。
在朱自清先生逝世74周年之際,我想和你再聊聊《背影》。
聊聊文章背后的斗爭與和解、靠近與逃離,聊聊這段讓無數中國式家庭照見自己的、擰巴又溫暖的父子情。
觀念不同,是親子矛盾的根源很多人都不知道,《背影》里的故事,朱自清足足推遲了8年,才寫下來。
這是為什麼呢?
原來在此之前,朱自清和父親朱鴻均,一直有著不小的矛盾。
關于這點,朱自清在文章開頭,也有所提及:
「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親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禍不單行的日子。
我從北京到徐州……看見滿院狼藉的東西,又想起祖母,不禁簌簌地流下眼淚。」
彼時,朱家家道中落。
而造成這一切的源頭,正在于朱鴻均。
那是在1917年,朱鴻均不顧兒子朱自清反對,偷偷納了一名姨太太。
這事被另一房姨太太知道后,鬧得滿城風雨,連朱鴻均曾經挪用公款的事,都被抖了出來。
很快,朱鴻均就被單位革職了。
知道了朱鴻均的所作所為,朱家祖母氣不打一處來,沒多久,就含恨而終。
朱自清對父親的不滿,也就此埋下了種子。
3年后,朱自清大學畢業,來到揚州任教。
剛開始,他總會拿出一半的薪水,給父親養老。
沒想到朱鴻均并不滿足,他利用和校長的私交,把朱自清的薪水都拿走了。
這讓朱自清氣憤不已:自己本就有妻子兒女要養活,沒有薪水,日子還怎麼過?
為此,朱自清沒少和父親談判,希望他不要拿自己的錢。
可在朱鴻均看來,「父為子綱」,兒子把錢給父親,是天經地義的事。
幾次溝通無果,朱自清憤而離開了故地,也斷了和父親的聯系。
這也是《背影》里,朱自清說自己兩年沒見父親的原因。
觀念不同的父子倆,就這麼因為金錢問題分道揚鑣,讓人唏噓不已。
作為看客,我無意用現代的眼光,去評判孰是孰非。
畢竟,在那個新舊觀念激烈撞擊的年代,朱鴻均和朱自清,都是時代造就下,千萬父子的縮影。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