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給大家分享文學泰斗托爾斯泰的代表作——《安娜·卡列尼娜》。
長久以來,對這本書的評價一直居高不下。由生活而來的作品,往往具有最長久的生命力。
細細讀來,能引起了我們對家庭、對婚姻的深深思考。
俄國著名作家列夫·托爾斯泰說:
「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
這句話出現在其長篇小說《安娜·卡列尼娜》一書中,被認為是托爾斯泰對婚姻和家庭的最好詮釋。
小說主要講述了貴婦安娜與丈夫、情人之間的愛恨糾葛,最終對愛情失望的她走上了臥軌的道路。
安娜被認為是西方文學史上最有魅力的女性形象,同時也頗具爭議。
她渴望愛情的拯救,沉浸在其中,卻患得患失,內心痛苦,最終迷失自我,走向毀滅。
有人說,過自己不想要的生活需要勇氣,過自己想要的生活,不僅需要勇氣,你還得有能力。ADVERTISEMENT
有能力享受最好的,也能承受最壞的。
讀懂《安娜•卡列尼娜》,我們終會明白:人,一生都在為選擇買單。
選擇無愛婚姻,注定暗藏危機安娜是彼得堡上流社會一位美麗、純潔的貴婦人。
從小失去雙親,在16歲時即由姑媽做主,嫁給了比她年長10歲的高官卡列寧。
安娜的丈夫卡列寧其貌不揚,但在官場上卻是個地位顯赫的人物,他的時間幾乎完全被職務填滿。
卡列寧刻板枯燥,他的世界里只有功名。
夫妻倆沒有共同感興趣的話題,每晚干巴巴的談話令安娜生厭。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