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科技遊戲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生活常識
奇趣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搞笑故事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搞笑貼圖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重溫「奧斯卡經典」《廊橋遺夢》原著:「3句話」說透婚姻和愛情
2023/11/19

《廊橋遺夢》是美國作家羅伯特·詹姆斯·沃勒的成名之作,在一定程度上震驚了世界文壇。

作者小心翼翼地打開了,婚姻與愛情隱秘的情感天地,讓人們從足以引起指責的羞恥戀情中,看到了堅貞、永恆、理智的一面。

作者的高明之處,就在于他把責任和義務,放在了個人自由與浪漫追求之上,在道德的制高點上收穫了萬千讀者的共鳴。

時隔多年,再看這部作品,讓我看到了故事背後的另一層意思,那就是女主弗朗西絲卡通過與羅伯特的交往,獲得了靈魂的蘇醒。

同時,也讓我看清了成年人感情世界裡的三大真相。

完美的感情是一種錯覺,知足才有樂

1965年,理查和弗朗西絲卡結婚即將20年。

20年前,一個善良敦厚的美國大兵和一個浪漫熱情的義大利姑娘在那不勒斯相遇了。

弗朗西絲卡打量著一身戎裝的理查,他眼神中特有的懇切與真摯,讓她不由得給了自己嫁給他的理由。

于是,她隨理查來到了依阿華的這座小農場,成為了生兒育女的家庭主婦。

理查是一個好丈夫,好父親,更是一個有責任感的好男人。

然而生活卻沒有像弗朗西絲卡希望的那樣美好,她辭了職,日復一日地過著和所有婦女一樣的生活。

弗朗西絲卡曾試圖,讓他們之間擁有一些欲望和激情,她要求理查為她在樓上安裝了一個浴室,可理查對她浴室內的陳設感到很不舒服,說「太風騷」。

于是她不再生動,理查也更加習慣平靜的鄉下生活,甚至不願意與她聊起她期待的話題,千篇一律的日常,成為了兩個人每天的通用模式。

其實,生活中大多夫妻在經歷了最初的甜蜜後,浪漫的色彩都會慢慢淡去,親密的感覺都會漸漸冷卻,甚至常常覺得,自己的另一半並非當初那麼美好。

就像張愛玲筆下的佟振保,他聽從母親的安排,娶到了白玫瑰煙鸝,然而,煙鸝遠沒有嬌蕊有趣,他又開始懷念從前和嬌蕊在一起的日子。

佟振保之所以婚姻不幸,一切源于他的不知足,即便他當初選擇了紅玫瑰,日子過久了,也會彼此厭倦。

許多人,執念于過往,困囿于幻想;許多感情,始于兩心相知,終于兩看相厭。

喜歡一句話:「 世上比怦然心動的愛情更為難得的,是長久的欣賞與懂得。

歲月終會磨平激情的棱角,再浪漫的愛情也會敗給日復一日的柴米油鹽,唯有平凡日子裡的互相關心、體貼,才抵得過歲月漫長。

人生沒有完美的感情,但有知足的快樂。

體面收場好于哀戚一生,止損是智慧

愛上羅伯特,對弗朗西絲卡來說,似乎突如其來又像命中註定。

那天,羅伯特把車停在她家門前,而她正好跳下秋千赤著腳向他走去,弗朗西絲卡,面對他的問路,脫口而出:「如果你願意的話,我可以領你去。」

羅伯特特意為弗朗西絲卡摘來一小捧野花表達謝意,弗朗西絲卡狡黠地開著玩笑:「可惜它們是有*的。」

他們之間的情愫開始野蠻生長,她和羅伯特燭光晚餐,談天說地,迎著夕陽拍照,分享月色,甚至共度良宵。

羅伯特喜歡弗朗西絲卡身上,散發出的一絲煙火氣,而弗朗西絲卡喜歡羅伯特奔走四海的野性和才華。

短短四天,他們所做的無非是平淡無奇的小事,內心卻生出了「這樣確切的愛,一生只有一次」的美妙感覺。

理查和孩子們外出回來了,弗朗西絲卡必須面臨現實的抉擇。

片中有個鏡頭,我至今難忘,弗蘭西絲卡和羅伯特訣別時,下著傾盆大雨,羅伯特落寞地轉身後,弗蘭西絲卡不甘地搖頭,她手握車門把,幾次欲奪門而出……

最終她還是下狠心和丈夫驅車離去,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願意看到的結果。

如果這兩個人走了,無論以後生活多麼美好,在弗朗西絲卡心裡一定會有揮之不去的「陰霾」,那就是她對丈夫以及孩子們的愧疚。

這種愧疚,無疑會讓他們的生活大打折扣,而且羅伯特也會被她的這種情緒影響,時不時產生一種不安的感覺。

婚外的感情,就像一劑裹著糖皮的*藥,華麗的外表掩蓋著苦澀的實質。

所以,不管什麼時候,我們都要清楚地知道,只有正當的感情才會被人祝福。

愛而不能,抽身而退總好過傷及無辜,體面收場總好于哀戚一生,及時止損,才是感情裡的終極智慧。

濃烈的愛不會持續永久,留白才最美

張愛玲說: 「對于年輕人而言,三年五年就可以是一生一世,對于弗朗西絲卡來說,那四天廊橋之下遺失的舊夢與深情,便已是一生。」

與羅伯特分開之後,弗朗西絲卡又成為了家庭主婦,此後多年,互不打擾,她守住了婚姻的體面。

他們把對彼此的愛和思念,深深地埋藏在心底,直到生命的盡頭。

羅伯特臨終前,把自己的遺物全部寄給了弗朗西絲卡,並決定把骨灰撒在麥迪森橋,弗朗西絲卡則在遺書中說:

「我把一生給了我的家庭,我希望把剩下的留給羅伯特。」

最終,他們在麥迪森橋實現了生前的願望,在天國裡永遠在一起。

這種為了家庭責任不得不分開,分隔多年卻彼此牽掛的真情,曾深深打動了無數讀者和觀眾。

《廊橋遺夢》詮釋了愛的一種高級境界: 真正長久的愛情,不是朝朝暮暮的相守,而是克制,隱忍,深植于心的思念。

特別喜歡一位作者的話: 「朝夕相處,耳鬢廝磨固然能把濃烈的愛演繹到極致,但卻不會把最真的情持續到永恆。」

現實生活中,對愛情有著清醒認識的,當屬民國才女林徽因。

儘管她與徐志摩情投意合,但當她得知徐志摩有家室時,便決然離開,正是因為林徽因在這段愛情裡懂得留白,才使徐志摩一生都把她當成摯友。

雖然林徽因很愛對方,但她不願把愛淩駕于道德之上,把自己的幸福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

有時候,愛情不是愛得越熱烈,才越深沉,保持距離,留有想象,才能使愛得到昇華。

愛而不能,懂得留白,是對愛的尊重,也是對彼此的成全。

《廊橋遺夢》這部作品,沒有停留在道德層面非黑即白的審判,也不是在美化婚姻之外的愛情,而是帶給我們關于愛和責任的思考。

弗朗西絲卡清楚地知道,責任對于婚姻的意義,在刻骨銘心的真愛和平淡如水的家庭中,她最終選擇了回歸自己的家庭。

她看似給自己的愛情留下了遺憾,卻讓那段感情在漫長的一生中,一直保持著最美的模樣。

面對真愛和婚姻的責任,對于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難以抉擇的痛,然而《廊橋遺夢》這部作品告訴我們:

有的愛,一生只有一次,遇到了就好好珍惜;而責任,是我們一生都要去堅守的信念。

也許每個人的生命中,都難免有遺憾,回首往事,我們會發現,那些遺憾已經在風雨飄搖中變得美好,恰似一杯陳年老窖,年代愈久香味愈濃。

點個在看,往後餘生,願你愛得坦蕩,活得自在,若有深情,留給懷念。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
讀懂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你就明白了孤獨、無常、命運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