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老照片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科技遊戲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生活常識
奇趣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搞笑貼圖
全部
    
孔子:人生的最大的智慧,就是駕馭自己的情緒!
2023/11/20

儒家學說是一種現實的和理性的學說,現實和理性,就意味著,儒家學說是一種人生的智慧,人生的哲學。孔子就是人生哲學人生藝術的大師,而論語,作為中國人的心靈寶典,更是一種深刻的生命智慧。萬物有靈,而人是萬物的尺度,生命是最珍貴的。在在中國的哲學當中,無論是儒家道家,他都是主張養生的,其實他們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同意自己的情緒,調節自己的心理,節制自己的欲望,做到與天地自然合而為一,這就是中國哲學的生命的智慧。孔子作為中國人心靈的導師,他告訴我們一個智慧的人生應該是三三四,第一個三,就是君子有三戒,生命中要存有戒懼和敬畏之心,要做減法,有所不為。第二個三,就是君子要做到免除三種死于非命的情況,四就是仁者和智者四種保持長壽的秘訣。

我們先來說生命中的有所不為的智慧,就是君子三戒。

孔子說,君子有三戒,少之時,血氣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壯也,血氣方剛,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氣既衰,戒之在得。

其實,人類是被欲望控制的動物。欲望就是雙刃劍,它是促進人類走出叢林,走向陸地的關鍵,也是促進人類向更高更遠探索的動力,更為明顯的是,欲望也是束縛生命的繩索,古往今來,多少豪杰英雄,死在名韁利鎖之下。所以,孔子智慧地指出了人生中三個不同年齡階段,需要注意的問題,人生要有所為,但更要有所不為。有所為靠的是自己的意志,有所不為,靠的是統御自己的情緒,節制自己的欲望。所以,人生的大問題,其實就是如何統御自己的情緒和欲望的問題。

戒色,年少之時,血氣還未成熟,應該力戒色欲,如果放縱自己的生殖沖動,放縱自己的欲望,那就不是一個合格的人。孟子說,人與禽獸之間的區別很小,那一點的小,就是道德,就是理性。所以,放縱欲望,就像是你自己拿一把斧頭,狠狠地砍伐你的生命之樹。要麼傷害自己的身體,要麼拉低了生命的境界,要麼敗壞了德行。

戒斗,其實,人生就是一部你爭我奪的戰斗史。養育生命的資源是有限的,人活著,必須戰斗,人要好好活著,必須好好戰斗。但是,人生并非全部都是戰斗,在生命的某一個時刻,某一個階段,我們應該靜下來,平心靜氣地對待自己,對待這個世界。三十而立之后的壯年時期,血氣方剛,應該力戒爭斗,如果好勇斗狠,則或因為一朝之忿而死于非命。要麼你砍死別人,然后被法律砍死,要麼別人砍死你,而死于非命。

戒得,就是適當地減少點欲望。老子說,禍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他還說,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孔子和孟子也持有類似的說法。孟子說,清心莫善于寡欲。因此,孔子說,當我們年老之時,血氣既衰,應該力戒貪得無厭,如果還是孜孜以求追求所謂的名利和利益的話,那麼往往晚節不保,還是喪失了自己一生的作為,很可惜的輸光在終點上。因為,名利場中,灑滿了貪得無厭的人的獻血,堆滿了貪得無厭人的尸體。

中國人是相信命運的。道家的命運是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強調要順應命運,墨家說要在命運面前昂起自己的頭顱,不能無所作為,而儒家,強調在命運面前,有所為有所不為。有所為是說人要努力,然后才能摸到命運的高線,知道你最終的命運,所有不努力的人,是無權奢談命運的。有所不為,就是說你明明知道這個事情,會為你帶來危險,你偏偏去做,那麼你就別怪命運的不公了,也就很有可能死于非命了。所以,孔子說亂邦不入,孟子說君子不立于危墻之下。

所以孔子告訴我們,一定要避免三種情況,這樣才能免于死于非命。

魯國的魯哀公問孔子說,智者壽乎,仁者壽乎?意思是說,智者會長壽嗎?仁者會長壽嗎?孔子回答說然確實是這樣的。

孔子說人有三種死于非命的情況,死而非其命也,行己自取也。意思是說,人有三種死法不是命中注定的,是咎由自取的,所以說非命,也就是非正常的死亡。

那麼有哪三種非正常的死亡呢,第一種死于非命,是因為起居沒按時間規律,飲食不加以節制,所以疾病就奪去了他的生命。

其二是,居下位,而上干其君,嗜欲無厭,而求不止者,刑共殺之。意思是說,是因為自己身居下位,卻去冒犯那上面的君長,冒犯領導,冒犯有權勢的人,又加上貪得無厭,所以說,觸犯法律之后,種種刑罰會奪去他的生命。

第三,以少犯眾,以弱侮強,憤怒不類,動不量力者,兵共殺之。意思是說,以小犯大,以下犯強,憤怒的不倫不類,情緒不受控制,行動上又不自量力,所以說,很有可能被人砍死。社會上有很多類似于昆山龍哥那樣的社會人,他們好勇斗狠,動不動就要砍人,這是一種垃圾型的人格,而惹惱了垃圾人,我們是要付出生命的代價的。這倒不是說我們要明哲保身,事不關己,高高掛起,而是說,我們平時要遠離那些有情緒的垃圾人,保護我們自己的生命,而不死于非命。這三種方式,說的是審時度勢,說的是控制情緒,說的是平心靜氣,行道義之事,這樣才能免于死于非命。而用孟子的說法,免于死于非命,就是正命。這就是儒家的生命的智慧。

那麼為什麼智者和仁者會長壽呢?孟子活了84歲,莊子活了80多歲,孔子活了73歲,老子更不知道是活了多少歲。從這一點也可以驗證智者和仁者是長壽的。

孔子說,此三者,死非命也,人自取之,若夫智士仁人,將身有節,動靜以義,喜怒以時,無害其性,雖得其壽焉,不亦可乎。

意思是說,使用自己的身體要有節制,做事情要做比較適合的事情,我們的喜怒哀樂要適合于自己的情緒和時節,不要傷害自己的性情,順著自己的這個心情而不要強扭。做到了這四點,人必然會長壽。

孔子講了長壽的四種秘訣,第一,要節制自己的身體,無論是在性上,還是在飲食上,都要有所節制,否則,會影響你的身體健康。第二,做事要做應該做的事情,要有所為有所不為,第三是要調節自己的情緒,喜怒哀樂都會影響自己的健康。其實孔子說的也是要駕馭自己的情緒的問題。人生的智慧,就在于駕馭好自己的情緒,駕馭好自己狼奔豕突的心靈,如此,則一切安好。

為什麼領導喜歡下屬之間競爭?下屬主動參與的原因,殘酷且扎心
2023/12/02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