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創業職場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生活常識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奇趣
装修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健康養生
育兒分享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歷史趣聞
歐洲王室
娛樂明星
植物
搞笑故事
设计
酷車
獅城資訊
毛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搞笑貼圖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司馬懿:所有的捷徑,都是繞遠路
2023/11/13

世人神機卻無路,聰明反被聰明誤。

東漢建安六年,曹操派專人前往河內溫縣,鄭重向司馬府二公子授官。

但這位二公子,并非社會名流,而是剛滿23歲的司馬懿。

司馬懿涉世未深,之所以深得器重,與其父司馬防對曹操的知遇之恩不無關系。

既然有父親這層關系,司馬懿本應順著這條仕途捷徑,迅速往上爬。

然而,他卻反其道行之,拒絕出仕,回家裝病。

在此期間,司馬懿韜光養晦,積蓄力量。

七年后再返政壇,他仍對曹操敬而遠之,選擇成為太子曹丕的心腹。

公元220年,曹丕繼位,司馬懿官拜尚書,被封安國鄉侯,正式開啟他的時代。

司馬懿看似走了一條漫長的彎路,卻在關鍵時刻彎道超車,跑到了最前面。

《資治通鑒》對司馬懿的評價為: 少聰達,多大略。

真正有謀略的人,從不屑于取巧走捷徑,只會穩扎穩打地布大局。

仁者不乘危以邀利,智者不僥幸以成功。

這世上,所有的捷徑,其實都是繞遠路。

01 不攀附

東漢末年,黨錮之禍,愈演愈烈。

為了消滅閹黨,外戚何進密招西北軍董卓進京。

卻不想,董卓在派系廝殺中坐收漁利,成為只手遮天的大權臣。

為了鞏固權勢,董卓對世代為官的司馬家十分器重。

一天,他召見司馬懿的兄長司馬朗,問:「你今年幾歲了?」

司馬朗不卑不亢地回答:「虛度十九。」

董卓見司馬朗器宇軒昂,當場許以高官厚祿。

沒想到,司馬朗非但不接受任命,反而私下里賄賂董卓親信,只求回鄉讀書。

臨行之際,不少長輩跳出來,勸他抓住機會。

只有司馬懿站在哥哥這邊,認定亂世之下,盲目投靠,絕非明智之舉。

司馬懿力排眾議,竭力協助兄長帶領全族回鄉避亂。

在當時,除了投靠權貴,還有一條進階之路,就是傍身名士的「登龍門」。

像荀彧的叔父荀爽,為了得到名士李膺的推薦,屈尊降貴為其駕車。事后大肆宣揚,以抬身價。

而一般的讀書人,如果能有機會和李膺見次面,也會立馬身價百倍。

但對此,司馬懿從來不屑一顧。

除了李膺,還有個叫胡昭的隱士,影響力更大。

司馬懿雖與胡昭熟識,卻從未借其光芒,堅持靠自己求取功名。

當有人靠捷徑平步青云,司馬懿兄弟卻在眾人的不解中,遠離名利,避世讀書。

《晉書》談及司馬懿兄弟:「處危亡之中,簞食瓢飲,而披閱不倦。」

他們粗衣蔬食,埋頭苦讀,看似愚笨,卻是異于常人的高明之舉。

《禮記》有言:小人行險以僥幸。

古往今來,有太多的人,只知緊盯眼前利益,凡事急于求成。

他們不走正路走歪路,不靠努力靠運氣,總盼著一飛沖天,一勞永逸。

然而,心懷僥幸,捷徑的盡頭很可能是絕境。

這個世界上,沒有直抵峰頂的登天梯。

02 不張揚

三國風云中,曹丕和曹植的「奪嫡之戰」,也頗有看點。

曹丕本是太子的不二人選,但他生性木訥,才華平庸,不得曹操賞識。

反而是才高八斗的曹植,備受父親寵愛。

隨著曹操年事漸高,兄弟二人的暗斗愈演愈烈。

當曹操考問二子,曹丕的回答中規中矩,曹植卻每次都能標新立異,侃侃而談。

當曹操設計不讓二子出城,曹丕被門衛攔下后乖乖回宮,曹植卻拔劍刺死門衛,大踏步走出宮門。

見曹植事事處于上風,曹操雖欣喜卻不免疑竇叢生。

派人一查,卻是「大才子」楊修在背后搞鬼。

每次談話前,楊修都會押題和提供答案,再令曹植背熟;為人處事上,楊修也會揣測曹操心意,手把手地教曹植如何應對;為了速戰速決,楊修還誣陷曹丕在宮中安插眼線。

此等「作弊」,令曹操十分不滿,他將楊修逐出宮門,后以「前后漏泄言教,交關諸侯」的罪名將其處死。

另一邊,曹丕是怎麼做的呢?

做不出文采斐然的詩,就遵守為子之道,盡心侍奉長輩;沒有真知灼見,就恪守為臣本分,虛心向人請教;缺乏不世之才,就修身養德,低調行事。

曹丕的舉動看似愚笨,卻效果極佳,不僅贏得了曹操的偏愛,還坐穩了太子之位。

同樣的,他背后也有一位軍師,那就是低調沉穩的司馬懿。

司馬懿不僅建議曹丕低頭做事,他自己也從不與人爭鋒。

他像躲在草叢里的獅子,靜靜觀察周遭的一切,一旦瞅準時機,便步伐穩健地占領地盤。

反觀曹植楊修,一個一敗涂地,一個命喪黃泉。

曾國藩的「人生三忌」中,為首的就是「天道忌巧」。

世人神機卻無路,聰明反被聰明誤。

一個人越是投機取巧,越容易弄巧成拙。

恪守本分,低調行事,才可令自己行穩致遠。

03 不急躁

公元239年,曹芳繼位,官至太尉的司馬懿,迎來了人生勁敵——曹爽。

為了奪權,曹爽先是公開拉攏政客,后又控制了天子曹芳,借皇權的力量將司馬懿排擠出中樞在曹爽的步步緊逼下,官至太傅的司馬懿竟忍讓遷就,主動辭官,回家養病。

司馬懿一走,曹爽愈發猖狂,縱容手下巧取豪奪,過上了窮奢極欲的日子。

當曹爽急于玩弄權術之際,司馬懿卻實打實地做了幾件大事。

第一件事,安撫戰區災區百姓,推廣屯田,興修水利,減免稅賦;

第二件事,幫扶同僚,拉攏太后,形成對抗曹爽的政治圈子;

第三件事,一邊裝病一邊聯合兒子司馬昭、司馬師建立自己的護衛隊。

從表面看,曹爽八面玲瓏,春風得意,司馬懿老態龍鐘,勢單力薄。

可實際上,曹爽正在一步步走入司馬懿為他挖好的深淵。

他身邊的政客有司馬懿的眼線,他掌管的軍隊混亂不堪。

公元249年正月初三,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一舉粉碎曹爽政權,回歸政壇。

國學大師錢穆曾說: 古往今來成大事者,訣竅無他,都是能人肯下笨功夫。

曹爽看似精明,實則徒有其表,根基不穩,司馬懿看似愚笨,卻穩扎穩打,力量深厚。

唯有天下之至拙,能勝天下之至巧。

小聰明能帶來暫時的風光,卻隱藏著巨大的危險;踏實走好每一步,才是最快的進取之道。

寧拙勿巧,肯下笨功夫的人,才有真功夫。

歷史作家秦濤這樣評價司馬懿:

「他像在繞遠路,但事實證明,司馬懿走的每一步路都是捷徑。」

司馬懿的捷徑,恰恰是不走捷徑。

傲然自立不攀附,拙中得巧不張揚,韜光養晦不急躁,就是司馬懿的王道。

很多時候,所謂的捷徑,不過是充滿誘惑的陷阱。

真正進階之路,永遠是一步一個腳印地踩出來的。

10件有損「陰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
2023/12/06
有些人和事,你越是接納不了,就越能升華你的生命!
2023/12/05
剛進入職場大家都差不多,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2023/12/05
遇到人生低谷時,讀讀蘇軾這6句話,激勵了無數人
2023/12/05
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看懂這句話的人有福了!
2023/12/05
稻盛和夫: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別人講道理
2023/12/04
「天命之人,貴人相助」:福緣深厚之人,都有這樣的特征
2023/12/04
「積善之家,必有大福」: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2023/12/04
「人有惡相,不可相交」:遇到這三類人,不要妄想感化他們
2023/12/04
「天命之人,大福之相」:真正被老天眷顧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征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