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創業職場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生活常識
装修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奇趣
趣味測試
健康養生
育兒分享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金庸故事
歷史趣聞
歐洲王室
娛樂明星
植物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獅城資訊
毛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搞笑貼圖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三國演義》揭示的6個人生大忌,有一個就廢了
2023/11/04

《三國》是大人的啟示錄,也是孩子的教科書。

金庸曾經說過:「《三國演義》的社會影響,遠遠超過了它的文學價值。」

一部《三國演義》放眼望去都是家國大事,但是歸根結底說的還是世道人心。

其中蘊藏的6個人生大忌,更是值得后人引以為戒。

01 言而無信,反復無常。

俗話說,馬中赤兔,人中呂布。

相信每一個少年人在讀三國的時候,都覺得呂布非常厲害。

然而,在群雄角逐之中,呂布不僅沒有成就大業,反而江河日下,日暮途窮,身死白門樓。

陳壽在《三國志》中評價道:

「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復,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

一語道破呂布功敗垂成的殘酷真相。

縱使勇冠三軍、天下無敵,呂布卻丟失了人生最大的一張底牌: 誠信

為利他先殺義父丁原,為色又殺義父董卓,后又轉投袁術、張揚、袁紹、曹操,復投復叛。

一生六次易主,被稱三姓家奴。

呂布被曹操處死前,曾因劉備違反承諾,拒絕為其說情,大罵劉備「是兒最叵信者」。

也許至死他才真正體會到,言而無信者的可怕。

孔子說:「人無信不立,業無信不興。」

誠信,不僅是一種品行,更是一種責任;

不僅是一種道義,更是一種準則。

失足,你可以馬上站起。

失信,你也許永難挽回。

02 智小謀大,利欲熏心。

東漢末年分三國,魏蜀吳先后建立政權。

但是,在三國里第一個稱帝的,不是曹劉,也不是孫權,而是袁術。

袁術貴族出身,袁家四世三公,門生故交遍天下,比起同父異母婢女所出的大哥袁紹,更是嫡子嫡孫。

按理說這樣的人,稍微有點智商,都可以在東漢末年的那個亂世中呼風喚雨。

可他偏偏將自己的一手好牌,打成稀爛。

《三國演義》里有這樣一個橋段,十八路諸侯之中孫堅做先鋒,一路直搗黃龍。

袁術負責盟軍的總后勤,可他竟然害怕身為下屬的孫堅做大,故意延緩糧草供給,一手點燃了盟軍瓦解的導火索。

孫策帶著傳國玉璽投靠袁術,袁術得了玉璽,想都沒想就自立為帝,把自己陷入眾矢之的。

話說回來,稱帝就稱帝吧,畢竟憑借自己的背景和勢力,如能好好管理、招賢納士,未嘗不能成就一番霸業。

可他卻驕奢淫逸,后宮佳麗三千,個個都錦衣玉食,而軍中的士兵和治下的百姓卻饑寒交迫。

于是當諸侯來犯時,落了個眾叛親離,吐血而亡的結局。

《周易注》中說:「智小謀大,不堪其任,受其至辱,災其自身。」

沒有金剛鉆,就別攬瓷器活。

理想和野心是要有的,但也需要有一定的能力支撐,這樣才能真正地走得長遠。

03 力小任重,自以為是。

在《三國演義》中多智近妖的諸葛孔明,曾因為一個人差點毀了自己的一世英名。

他就是馬謖。

由于在定鼎西南的戰役中,提出「攻心為上」的計謀,馬謖這個年輕將領被諸葛亮破格提拔,甚至有意將他作為自己的接班人培養。

從天而降的殊榮,讓馬謖迷失了心智,甚至生出諸葛亮、司馬懿也沒什麼了不起的錯覺。

于是,便有了那段「諸葛亮揮淚斬馬謖」的著名典故。

「街亭雖小,干系重大。如果丟了街亭,我們大軍就危險了。你雖然深通謀略,但街亭這個地方,防守極難。」

顯然諸葛亮非常清楚馬謖的能力,雖然在謀略上有天賦,但是遠沒有達到獨當一面的程度。

可惜諸葛亮的一番良苦用心,到了馬謖那里便成了對自己的輕視。

所以,竟然不顧一切的立下軍令狀,許下不成功便成仁誓言。

諸葛亮無可奈何之下,只能讓他前去守關,并且派遣王平、魏延從旁協助。

結果我們也看到了,馬謖不僅盲目輕敵,不聽別人意見,還擅自改變作戰方案,最終累死三軍,白白葬送了自己的性命。

曾國藩說過:「力小任重者踣。」

一個人要知道自己有多少斤量,如果不自量力,結果往往是生命不可承受之重。

04 驕傲自滿,目中無人。

如果要評選《三國演義》中「最傷人的話」,想必下面這句一定排名前列。

「吾虎女安肯嫁犬子乎。」

說這句話的不是別人,正是「武圣爺」關羽。

人家孫權以一國之主的身份,紆尊降貴前來求親。

你婉言拒絕也罷了,偏偏出言譏諷,令孫權大失顏面,為自己埋下了敗走麥城的禍根。

其實從關二爺平時的作風就可以看出來,他是一個極度自信,也是極度自負的人。

溫酒斬華雄、過五關斬六將、誅顏良斬文丑……幾乎遇到所有對手,都是一副勝券在握,嗤之以鼻的樣子。

甚至于在年邁的黃忠手中沒占多少上風,也依舊是一種不齒為伍的態度。

尤其是對待劉封,劉備收其為義子的時候,關羽就當面反對,後來更是不被他待見,讓劉備將其「發配」到上庸駐軍。

老舍說過:「驕傲自滿是我們的一座可怕的陷阱,而且,這個陷阱是我們自己親手挖掘的。」

關羽恃才傲物,不給人留一點情面。

這不僅導致他被孫權挾私報復,一個「斬」字毫不留情地決定了他的歸宿,也促使劉封作壁上觀,眼睜睜看著關羽英雄落幕。

佛語有言:「生如芥子有須彌,心似微塵藏大千。」

人心好似芥子微塵,看似微不足道,卻藏著大千世界。

當你真正學會目中有人,你才會心中有路,未來一片光亮。

05 情緒失控,亂發脾氣。

荀子曰:「怒不過奪,喜不過予。」

人不是不能有情緒,而是不能被情緒左右。

猛張飛,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雖然人生有不少高光時刻,但是脾氣暴躁卻成了張飛畢生難以逾越的一道天塹。

暴打督郵,讓剛剛安定下來的三兄弟,又不得不亡命天涯;

鞭笞呂布的岳丈曹豹,讓呂布反客為主占了徐州,平白無故失去了發展的良機。

還有最為致命的這一次,聽聞關羽被殺,他怒火攻心,報仇心切的他給兩個手下范疆、張達布置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三天之內為三軍置辦好白旗白甲,掛孝伐吳,否則軍法伺候。」

兩人只不過稍微辯解了兩句,便被毒打了一頓。

最后范疆、張達忍無可忍,把心一橫,趁著張飛醉酒沉睡之時,將他刺殺,然后帶著張飛的首級,投奔東吳而去。

我們不否認張飛實力的強大,但是本應是蓋世英雄之姿,卻用這種窩囊的方式結束,不得不令人唏噓。

胡適說過:「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于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過于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沒有人天生就懂得控制情緒,真正有智慧的人都懂得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栽在壞情緒中。

生氣,不如爭氣。愚蠢的人只會生氣,聰明的人,爭氣而不生氣。

一個人的好脾氣,才是他一生的福氣。

06 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若說三國之中的「頭號反派」,那麼非董卓莫屬。

史學家評價其為:「大漢的掘墓人。」

縱觀董卓的一生,可以說人非不能也,兵非不精也,將非不猛也,士非不謀也,機遇非不多也,遺憾的是德不配位,必有災殃。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亂后,董卓入主廟堂,成為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權臣。

人有了權力以后,很容易就膨脹,稍微不注意人性中的邪惡部分就盡顯無疑。

他先是殺了小皇帝劉辯,立劉協為漢獻帝,只手遮天。

然后霸占后宮,荒淫無度。

但凡提出反對意見者,皆被其認定是亂臣賊子,肆意濫殺。

正所謂:「得人心者得天下。」

董卓的人品,決定了他的命運。

十八路諸侯討董之后,又被義子呂布斬殺。

董卓的死訊傳出,士兵們高呼萬歲,百姓載歌載舞,很多人把珠寶換成酒肉來慶祝。

皇甫嵩更是盡滅其族,董卓則被棄尸焚灰,揚于集市路旁,足見其罪惡滔天,人神共憤。

《周易》有言:「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

厚德才能載物,德不厚者寸步難行。

金庸說,歷史上的事件和人物,要放在當時的歷史環境中去看。政治觀點、社會上的流行理念時時變遷,人性卻變動極少。

《三國演義》寫的是歷史,但揭示的人性,在今天仍然意義不減。

可以這麼說,它是大人的「生活啟示錄」,也是孩子的「人生教科書」。

讀懂三國中的故事和人性,使我們的人生越走越遠,越走越寬。

10件有損「陰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
2023/12/06
有些人和事,你越是接納不了,就越能升華你的生命!
2023/12/05
剛進入職場大家都差不多,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2023/12/05
遇到人生低谷時,讀讀蘇軾這6句話,激勵了無數人
2023/12/05
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看懂這句話的人有福了!
2023/12/05
稻盛和夫: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別人講道理
2023/12/04
「天命之人,貴人相助」:福緣深厚之人,都有這樣的特征
2023/12/04
「積善之家,必有大福」: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2023/12/04
「人有惡相,不可相交」:遇到這三類人,不要妄想感化他們
2023/12/04
「天命之人,大福之相」:真正被老天眷顧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征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