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 1923 年的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后,徽因輕輕推開梁思成的單間病房門,看見病床上的他正安靜地躺著,陽光均勻地灑在他整潔的病號服上。徽因心里一顫,這還是她當時一眼就認定要攜手共度一生的戀人。
她在床邊坐下,靜靜地看著他俊秀的臉龐。歲月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太多痕跡,但卻讓他更加成熟。他曾是她年少時的一腔熱血,是她學習建筑學的決心,更是她如今心底最溫暖的依靠。她拿出帶來的毛巾,仔細地為他擦拭每一寸肌膚。或許因為陽光太好,徽因鬼使神差般地紅了臉,而這恰好被門外的梁母撞個正著。
「男女授受不親,這樣不知羞恥,還不如嫁進我們梁家。」徽因抬頭一看,只見梁母一臉怒氣地站在門口。她心中頓時一沉。從相識至今,婆婆始終看不慣她。只是他們當時未曾想過,這段美好的感情差點葬送在梁母的反對中。
「母親怎麼來了?」思成勉強支起身子。
婆婆冷哼一聲:「不知廉恥的女人,就是不能見得光!」她抓過徽因手中的毛巾,狠狠地扔在地上。
徽因心中委屈,她照顧思成這麼久,婆婆不但從未夸贊,反而總是處處針對。
不等徽因說完,梁母便一邊大聲斥責她,梁母李惠仙,是晚清大臣李端棻的堂妹,深受封建思想的影響,總看林徽因不順眼。造成這種現象主要有以下原因:
林徽因外向且自立的性格與梁母觀念不符。
梁母雖是新女性,但她更愿做丈夫背后的賢內助。而林徽因不愿只躲在梁思成的光環背后,且有才華便大方展示出來,成了遠近聞名的才女。
1.林徽因的感情觀念與梁母預期不符。
林徽因既被徐志摩追求過,也被金岳霖愛慕著,這在當時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而梁母更傾向于三從四德,堅女子無才便是德。
2.林徽因的新式作派與梁母思想觀念不符。
林徽因從小接受西式教育,喜歡往外跑,而且在家里開詩會,辦沙龍,邀請的基本都是文壇大家,但基本都是男性。這種開放的社交方式讓梁母難以接受。
3.林徽因母親的性格特點。
林徽因母親性格任性,為人處事不夠周全,而且心眼較小,生了兒子后因為吃醋導致兒子夭折,這讓梁母很看不上她。她覺得林徽因的母親連自己的兒子都保護不好,肯定也照顧不好梁思成。
總體來說,林徽因在梁母眼里屬于性格過于張揚、不守婦道、行為偏激的新女性,這與深受封建思想影響的梁母觀念格格不入
1924 年,林徽因的父親和梁思成的父親共同安排,讓兩人一同前往美國留學。同年,梁思成的母親去世。
1928 年,林徽因與梁思成在渥太華攜手步入婚姻。
完美的婚姻是兩個人的雙向奔赴:互相信任,互相包容,共同前行;妻子高興時,丈夫會由衷地感到快樂;丈夫充盈時,妻子也會獲得滿足;丈夫愛慕妻子的家族,如同喜愛自己的家族;夫妻二人齊心協力,便可無往不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