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科技遊戲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生活常識
奇趣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健身達人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搞笑故事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搞笑貼圖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全部
    
讀了三遍《百年孤獨》: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不同的
2023/11/05

《百年孤獨》里的故事,荒誕離奇,有飛升上天的人物,有預言的神奇,還有可以傳染的失眠癥。

總之,故事很魔幻。

馬爾克斯卻不以為然,他一再強調,他的創作是現實主義的,他甚至宣稱:

「現實往往比虛構更加精彩,最偉大的作家是現實,而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地去貼近現實,無論以怎樣謙卑的態度或趨于完美的方式。」

就像那句話說的, 藝術源于現實,但高于現實。

偉大的作品,往往就是這樣,人能夠從中看到現實,也能借由作品反思現實,毫無疑問,《百年孤獨》就是這樣偉大的作品。

看完這本書之后,對于現實生活,我得到了這5點啟示。

1.人類的孤獨,無可救藥

《百年孤獨》里有句話,深深打動著我。

「生命中曾經有過的所有燦爛,終究都需要用寂寞來償還。」

第一代的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ㄕㄚ人后,經常見到ㄙˇ者的鬼魂纏繞著他,由于恐懼,他帶著妻子和幾個同伴,一起遠行,最終來到了馬孔多,開啟了一個家族百年的興衰。

剛到馬孔多的時候,他們過著與世隔絕的生活,除了偶爾會有吉普賽人帶來一些新鮮的玩意,這個小鎮就這麼靜靜地存在著。

吉普賽人帶來磁鐵,看到磁鐵的神奇之處,布恩迪亞想到用來尋找金子,看到放大鏡在陽光下可以讓物品灼燒,他想到將之用于戰爭。

他沉迷于吉普賽人帶來的這些新發明,想要憑借這些東西改變馬孔多。

他帶著一幫人披荊斬棘、開辟道路,忙于設計街道,規劃新居,保證人人享有平等權益。

他廢寢忘食,如饑似渴地整日鉆研,整日實驗,忘記了歲月,忘記了一切。

然而,身邊卻沒有人能夠理解他,都認為他是癡心幻想、頑固不化。

他的妻子,也并不覺得自己的丈夫厲害,反而覺得他不務正業,甚至對他失望透頂。

最后,當他說地球是圓的,就像個橙子一樣,全村的人都確信他已經失去了理智。

後來有一天,在唯一理解他的吉普賽人ㄙˇ去后,他失去了理智,精神變得萎靡不振,還經常發瘋,烏爾蘇拉沒辦法,就把他綁在一棵大樹下面。

從此以后,他孤獨地活在這棵樹下,直到ㄙˇ去,頭顱被烏鴉啄空。

何塞•阿爾卡迪奧•布恩迪亞的一生,是孤獨的一生,是寂寞的一生,唯一能夠理解他的人,只有那個吉普賽人。

因此,在吉普賽人ㄙˇ了之后,他瘋了。

不止他是孤獨的,書中的每一個人物,都帶著一種孤獨感,一生都在對抗著這種孤獨:

奧雷里亞諾上校,戎馬一生,最后靠在金屋里鍛造小金魚度過余生;

阿瑪蘭妲,因愛誤ㄕㄚ,被良心譴責了后半生,最后孤獨抱憾而ㄙˇ;

麗貝卡,離開未婚夫,謀ㄕㄚ了丈夫 ,最后在一間小屋里終老;

梅梅,因為專制的母親,與深愛的男人分開,生下私生子,卻只能在修道院里孤獨老去;

在孤獨面前,人有什麼辦法呢?愛情嗎?

馬爾克斯智慧地說:

無論走到哪里,都應該記住,過去都是假的,回憶是一條沒有盡頭的路,一切以往的春天都不復存在,就連那最堅韌而又狂亂的愛情歸根結底也不過是一種轉瞬即逝的現實,唯有孤獨永恒。

深以為然。

個人既然只是個人,孤獨就不會和他的生命分離。

2.ㄙˇ亡,是唯一真相

《百年孤獨》的故事,以ㄙˇ亡作為結束。

災難過后的馬孔多,「這是往昔的最后遺存,這往昔日漸衰落卻不會徹底消亡,因為它是在自身之中無休無止地敗落下去,每過一刻便向徹底滅亡更進一步,卻永遠無法抵達最后的終結。」

布恩迪亞家族最后一個長出了豬尾巴的孩子,被白蟻啃噬而亡,小鎮馬孔多離奇消失,連那正在尋找羊皮卷中預言的人,也被颶風抹去,從世人的記憶中根除。

所有的一切,都在ㄙˇ亡中宣告結束。

所有的一切,都會在時間里被遺忘。

如果還沒有從世人的記憶中消除,那只是因為時間還不夠長。

小說講述了七代人的故事,也等于講述了七代人的ㄙˇ亡,連活得最長的烏爾蘇拉,也在孤獨中ㄙˇ去。

小說如此,現實當中,更是如此。

ㄙˇ亡,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最后的結局。

ㄙˇ亡如影隨形,但每個活著的人,卻都是在和ㄙˇ亡戰斗,在對抗ㄙˇ的侵襲,因為這種對抗,生命就有了不同的意義。

托爾斯泰作為最偉大的作家之一,在ㄙˇ亡面前,依舊痛苦地掙扎著,那時候的托爾斯泰,已經完成了《戰爭與和平》及《安娜·卡列尼娜》的創作,是享譽世界的大文豪,過著無數人羨慕的富裕生活,可是他卻看不到生命的意義,因此時時刻刻都得提防自己上吊自ㄕㄚ。

一個人,無論如何都是要ㄙˇ的,只是時間長短的問題,前兩年賭王何鴻燊ㄙˇ后,爆出他為了延續性命,花了很多億。

他有錢,也用錢買了一段時間的命,但ㄙˇ亡并沒有放過他。

《百年孤獨》里有這樣一句話:

人不是在該ㄙˇ的時候ㄙˇ的,而是在能ㄙˇ的時候ㄙˇ的。

ㄙˇ亡是《百年孤獨》的主題之一,更是現實生活中人人都避不開的主題。

1982年,馬爾克斯獲諾貝爾文學獎,在頒獎禮上,他說:

「雖然如此,面對壓迫、掠奪和歧視,我們的回答是生活下去,任何洪水猛獸、瘟疫、饑餓、動亂,甚至數百年的戰爭,都不能削弱生命戰勝ㄙˇ亡的優勢。」

既然ㄙˇ亡無可避免,那麼人生應該怎樣度過呢?

馬爾克斯也說了:

「我年輕過,落魄過,幸福過,我對生活一往情深。」

3.名和利,皆虛妄

《莊子》里有一個故事:

有一天,莊子在濮水釣魚,楚王派了兩個大臣來請他做官。

莊子拿著魚竿頭也不回地說:「我聽說楚國有一只神龜,ㄙˇ的時候已經有三千歲了,國王用精美的布匹把它包好放在盒子里供在宗廟里。這只神龜,它是寧愿ㄙˇ去為了留下骨骸而顯尊貴呢?還是愿意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

大臣說:「寧愿活在爛泥里拖著尾巴爬行。」

莊子說:「你們回去吧,我也寧愿在爛泥里拖著尾巴活著。」

現實之中,人們追求名,追求利,人們熙熙攘攘,利來利往,但在莊子看來,這種東西毫無益處,甚至還是一種束縛。

奧雷里亞諾上校發動革命后,成了人們心目中最有號召力和戰斗力的民族英雄。

他英勇善戰,富于謀略,人生充滿傳奇。

然而,在權力與榮譽的驅動下,他開始變得冷酷無情,并一步步走向通往暴君、獨裁者的旅程。

當他回到馬孔多,身邊跟著一群護衛,連住進家里,護衛也要事先搜遍各個房間,確保沒有危險。

奧雷里亞諾上校還頒下嚴令,不準任何人走進他周圍三米以內,甚至連母親也不例外。

他擁有了名譽,同時也擁有了危險,他一生躲過了許多危險,包括14次暗ㄕㄚ、71次伏擊和1次槍決。

最后在一次被人下ㄉㄨˊ后,他開始反思,他感覺自己「被分裂,被重復,從未感到這般孤獨」。

他回到馬孔多,醉心于煉金,最后孤獨ㄙˇ亡。

還有奧雷里亞諾上校那養殖牲畜的家人,不知道為什麼,一夜之間,他們的兔子生得遍地都是,母牛和母馬一胎生三個,母雞一天下兩次蛋,養的豬也長得飛快。

短短幾年時間,就成了當地數一數二的富豪。

錢越來越多,他們也不知道怎麼花,除了奢侈糜爛的生活,還無聊到把一張張鈔票貼滿家中所有墻壁,樂此不疲。

一個人沒有錢沒有名的時候,渴望名利,但是真正能讓人生活得更好的,往往不是越來越多的錢,也不是越來越大的權,更不是越來越出名的名聲。

人的生活真正的需要,往往是簡單的,但是由于外界的文化、個人的認知、生命的欲望,讓我們覺得生活需要很多很多。

一個人拼命追求名利時,他的生命已經被名利狠狠地占據了。

4.人的本質,是一團欲望

有句話說:人這一生,都在為自己的欲望買單。

這話實在沒錯。

一個人想要得到什麼,他都必須為此付出代價。

奧雷里亞諾上校發動革命,就是在為自己的欲望買單,後來成為人人敬佩的英雄,遭遇暗ㄕㄚ,這些,都是因為人的欲望。

因為欲望在,所以人的行為就有了方向。

史鐵生在《命若琴弦》中講了一個老瞎子和一個小瞎子的故事,老瞎子的師傅告訴他,認認真真地彈斷一千根琴弦,就能得到一個藥方,治好已經瞎了的眼睛。

老瞎子彈呀彈,七十歲的時候,才終于彈斷了一千根,他迫不及待地去找師傅說的藥方,可是藥方只是一張白紙,根本就不存在那個藥方。

老瞎子崩潰了,他痛苦極了。

但他還是告訴小瞎子說,好好彈,一定要好好彈,彈夠了一千二百根,就可以拿到藥方了,他記錯了,記成了一千根。

得知真相的老瞎子,從此就萎靡不振,沒多久就凄涼離世。

叔本華說:人的本質是一團燃燒著的欲望。

沒有了這欲望,人就沒法活下去。

第一代布恩迪亞ㄕㄚ了人,受恐懼的折磨而離開,他想重新找回一種沒有恐懼的生活,這是欲望,在馬孔多,見到了吉普賽人帶來的諸多新奇玩意,他又有了很多新的欲望,想尋找黃金,想造出一種恐怖的戰爭機器,想用雜七雜八的東西煉出金子。

這些,都是欲望。

每個人想怎樣過他的人生,這也是欲望,就包括想要活著,這都是欲望。

欲望是人的本質,但欲望有好有壞,有些欲望,能讓人成為更好的人,有些欲望,能將人拖進深淵。

我們能做的,就是盡量做自己欲望的主人,而不是成為各種欲望的奴隸。

5.讀書和不讀書的人生,是不同的

馬爾克斯為什麼可以寫出這麼精彩的書呢? 一方面,是天賦。另一方面,是閱讀和經歷。

天賦自然不必說,也沒法說,先說經歷,馬爾克斯小的時候,和外公外婆一起生活,他的外婆,是一個講鬼故事的高手,講起鬼故事來,繪聲繪色。

每天傍晚六點以后,外婆就禁止馬爾克斯在家中亂跑,外婆告訴他,亡靈受驚,就會走出來嚇人。

如果馬爾克斯不聽話,外婆就神神秘秘地說:那邊房間里的姨婆正在睡覺。一邊說一邊用手指著那空房間。

或者繪聲繪色地說,姨婆最討厭不聽話的孩子,還會把他們推倒,姨婆剛剛就在你身后,你沒看到嗎?她在沖你笑呢?

他跟著外婆一起上街,外婆說,不要亂跑,指不定跑到哪個巷子里,你就會被哪個ㄙˇ鬼帶走。

若大清早有送葬的人經過門前,她就趕緊叫醒還在睡覺的馬爾克斯,讓他坐起來,因為亡靈會把躺著的孩子的魂魄勾走作伴。

「在通向陰間的路上,新生的亡靈最怕孤單,他們喜歡找小孩子來作伴。」

硫磺的味道里有惡魔的存在,黑胡蝶飛到家里,就會克ㄙˇ家里的人,不能把鹽撒在地上,否則會帶來厄運。

《百年孤獨》里透著很多迷信的味道,想來就是受到外婆的影響。

但僅僅是這樣,還不行,他還得閱讀。

寫作《百年孤獨》的時候,馬爾克斯經常都需要查找資料,因此家里到處都是資料。

寫到要出海,他就查找航海者的文章;

寫到煉金術的部分,他就研究煉金術士的文章;

寫到整個馬孔多小鎮得了失眠癥,他也去查找;

奧雷里亞諾·布恩迪亞上校進行戰爭,他就去查找描述戰爭的書籍;

為了分辨一只蝦的雌雄,分辨香蕉質量的好壞,他都去查資料;

甚至里面有一個場景,四個孩子發現了一堆金幣,為了確認4個孩子能不能搬動7214枚西班牙古金幣而去計算他們的重量。

路遙寫《平凡的世界》,翻閱資料將指紋都磨沒了。

沒有大量的閱讀,一個人經歷再怎麼豐富,也只是一個人的經歷,而小說里面七代人的興衰,很多細節都需要從書中去尋找。

這是對于寫作者來說,對于我們來說,書籍可以改變我們的認知,可以改變我們的世界,你不看書,你看到的世界,就永遠只有一種顏色。

也有句話說,不讀書的人,一輩子就只是一輩子,而讀書的人,每一本書,他都在經歷著不同的生活,從不同的生活里獲取需要的能量。

孤獨、ㄙˇ亡、欲望、名利,這些都是人生的必修課,參透了,人生便得自在,參不透,就要繼續參。

真正的好書,往往不是直接告訴你一個道理,但不同的人在看這本書的時候,往往都能得到不同的東西,引發個人對生命和生活的思考。

因此,聽別人說,永遠不如自己的讀。

因為只有在讀的時候,才能真正體驗到閱讀的樂趣,聽別人說,不管說得怎樣,都是別人的。

只有你真正讀到的東西,才真正屬于你。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
讀懂了范仲淹的《岳陽樓記》,你就明白了孤獨、無常、命運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