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世很無趣,任何時代,都有任何時代的無趣。但任何時代,都有人活得有趣。
上個世紀,中國歷經無數的戰亂、斗爭,世事動蕩,很多時候連命都難保,更不用說生存的問題。
但僅僅在文人圈子里,就有很多文人活出了生命本真的自在、純真,活得有趣而鮮活。豐子愷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豐子愷不僅是中國漫畫的創始人,而且他還是散文大家、翻譯家。
他的漫畫總是以簡單的場景寓意美好、自然的精神之樂或是畫出現實中種種人性的限制、壓抑,人間的種種疾苦。
而他的散文讀起來真摯、質樸,既看得出他是個熱愛生活的藝術家,也是個超然的哲人。閑適時,不忘與好友游山玩水、吟詩作畫、喝酒玩笑,不浪費時間,活得知足、快樂。
身處逆境時,他總能從身邊的人、讀到的書中學會心懷超脫之志、慈悲之心,用藝術作為工具,抒發自己,也啟迪他人。
他曾說過:「我的心被四事占據了,天上的神明和星辰,人間的藝術和兒童。」
可以說豐子愷先生的一生就是「以童心入世,以佛心出世」的。
1914年9月,16歲的豐仁從家鄉嘉興市石門彎來到浙江省立第一師范學校讀大學。
初冬的一天下午,課都上完了,豐仁留下來溫習國文課上的一篇明代散文。他的國文課老師單不廠突然走進教室里,看到還在學習的豐仁,甚是贊賞。
師生促膝交談過程中,老師說想給他取一個號,叫「子愷」,豐仁非常滿意和高興,他說不如以后自己的名字就叫「子愷」,還讓老師幫他到教務處更改名字。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