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創業職場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生活常識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星座课堂
軍事
奇趣
装修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健康養生
育兒分享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歷史趣聞
歐洲王室
娛樂明星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獅城資訊
毛孩
手工DIY
搞笑貼圖
日本印象
全部
    
《刺猬的優雅》:真正豐盈的人生,都孤獨得恰到好處
2023/11/17

2006年,沉寂已久的法國文壇,因為一本書的出現變得熱鬧非凡。

2年,200萬冊。

橫掃喬治·布哈桑獎、國際扶輪社獎、年度法國書商獎等多項大獎。

這般現象級的爆火,在法國文學史上堪稱「前無古人后無來者」。

這本書,就是妙莉葉·芭貝里的《刺猬的優雅》。

走紅后,妙莉葉·芭貝里對這部作品受到讀者如此大的歡迎,感到十分驚訝。

因為這本書講述的故事,實在算不上真正的「優雅」。

主人公勒妮,是一位將近60歲的女人。她長相丑陋,身邊無兒無女,依靠給富人守門來維持生計。

與邋遢的勒妮相比,生活在富裕之家的帕洛瑪,雖然只有12歲,卻總想著結束自己的生命。

一個卑微,一個高貴。一個是被雇傭的門房,一個是富家小姐。

就是這樣兩個毫無交集的女人,因為一個異國男人的到來,生活軌道就此發生改變,命運從此緊緊地連接在一起。

這樣一個稱不上美好的故事,卻寫盡現代人的困頓和迷茫。

終其一生,我們應該如何優雅地活著?面對逝去,我們要如何在孤獨中重生?

村上春樹說:「成長,就是同孤獨抗爭、受傷、失落、失去卻又要活下去。」

真正自由的人生,都始于恰到好處的孤獨。

這世上,到處是孤獨的「偽裝者」

勒妮是一位54歲的門房,她已經在格勒內勒街7號的一棟富人公寓工作了27年。

這所公寓十分豪華,雇主也是社會上有頭有臉的大人物,有律師,有外交官,也有美食評論員等。

唯一與這里高雅氛圍劃不上等號的,便是勒妮。

表面看——

她寡居、矮小、丑陋、肥胖、腳上布滿老繭,沒什麼文化,終日和自己的貓為伴。

沒完沒了地收看低俗電視劇,去菜市場買菜專門挑最廉價的品類,吃剩下的菜總是飄出難聞的氣味。

但實際上,她買的菜是為自己的貓在準備食物;

在一個沒有嘈雜聲和惡臭味的小房間里,勒妮暢游在書籍、電影和音樂間,一刻也不曾停下;

她甚至熟讀各種思想政治著作,在馬克思的哲學思想研究上頗有造詣。

就連她的貓,勒妮也用自己最喜歡的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為其命名。

勒妮像只刺猬一樣,將真正的自己包裹起來,只把別人想看的一面對外留白,只是為了——

這樣的門房,才是大家心中該有的樣子;也只有這樣,別人才會覺得她正常。

如此,她在做回自己的時候,可以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從而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煩。

勒妮偽裝真我,是為了享受孤獨。

而另一位富家千金帕洛瑪,卻有著和勒妮截然相反的人生軌道。

帕洛瑪有著令人稱羨的家庭:

父親即將成為國會議員,母親是文學博士,就連姐姐科隆布也是師范大學畢業的高材生。

看似完美的表象,內里卻千瘡百孔。

帕洛瑪的母親,總喜歡在吃晚飯時引用福樓拜的名言夸夸其談,即便她并不知道這句話所言何意。

她的姐姐科隆布,自視甚高,十分傲慢。

更不要說,帕洛瑪的父親。他有時候十分懦弱,有時候又麻木不仁,甚至鐵石心腸。

面對這荒誕的一切,帕洛瑪表面合群,實際上內心十分孤獨。

季羨林說:

「人生道路上,每個人都是孤獨的旅客。」

不管是勒妮,還是帕洛瑪,亦或是現實中平凡的我們,縱然身份地位不同,但孤獨的屬性大體相似。

渴望被尊重、被理解、被接納,但囿于現實的「不可抗力」因素,我們只能在自己的世界熬過寒冬。

于是,有人選擇向內行走,用自我豐盈來對抗孤獨;有人選擇向外求索,問道天地眾生以驅散寂寥。

每個人選擇的方式不同,追求的歸屬卻是相似。

當熱鬧成為別人的狂歡,孤獨才是自己的自由。

走不出的孤獨,

都敗給了遲到的心有靈犀

很快,公寓換了一位新主人小津格郎。他是一位日本人,舉止文雅,60來歲。

格郎矮小、瘦弱、臉上已有皺紋,但這一點也掩藏不了他因為熱情開朗所散發出的魅力。

他十分禮貌地向勒妮打招呼:「您好,太太。」

在新雇主面前,勒妮一如既往維持她愚蠢的門房形象,回應時故意說錯語法。

但是,格郎很快就糾正了她的語法錯誤。

不僅如此,當他們聊到前雇主一家人時,再一次因為「家庭的幸與不幸」話題,達成默契。

勒妮先說:「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

格郎接著說:「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這是《安娜·卡列尼娜》開頭的文字。

因為這個小小的發現,勒妮欣喜不已。

到了晚上,格郎的秘書提前來告訴勒妮:「我們要對房子進行裝修,進進出出的工人,也許會對您有所打擾,希望您不要介意。」

因為被尊重,勒妮對格郎越發心生好感。

格郎在房子裝修完以后,雇傭了勒妮的好友曼努埃拉。

曼努埃拉十分高興,眉飛色舞地告訴勒妮:

「格郎家里有兩只貓,一只叫吉蒂,另一只貓的名字忘記了。」

吉蒂是《安娜·卡列尼娜》中的經典人物,她的伴侶名叫列文。于是勒妮大膽猜測,另一只貓就叫「列文」。

後來,勒妮從格郎口中印證了自己的想法。

她終于恍然,原來格郎和她一樣,鐘愛托爾斯泰。

更不可思議的是,勒妮在不久后就收到格郎寄來的包裹:

列夫·托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一書。

那一刻,勒妮塵封27年的心,頃刻坍塌。

所以當格郎邀請勒妮共進晚餐,勒妮欣然應允。

勒妮的應邀,讓格郎和帕洛瑪篤定之前的猜測:

真實的勒妮,并非面上那般尖銳、庸俗,而是有自己獨特的品味、淵博的學識,以及豐潤的內心。

答應赴約的勒妮,心里隱隱有了期待。

畢竟,自己一路絕塵而來,無依無靠,即將要在孤獨中老去。而格郎的出現,如一道光撕開她人生的圓周,帶來溫暖和愛。

那份遲到的心有靈犀,讓勒妮鼓起勇氣,走出孤獨的「門房」。

知乎上曾有人問:

「哪一刻,你覺得自己不再孤獨?」

高贊回復說:

時光柔軟,揉碎執著,荒蕪等待;歲月來時,腳步輕微,卻驚醒時光。

誠然如此。

人生難得一知己,孤獨是人生無奈的常態。

在擺脫孤獨的泥淖前,與其深陷情緒的漩渦,無法自拔,不如選擇與孤獨和解,耐心等待。

總有人一路翻山越嶺,踏雪而來,看穿你隱藏在孤獨表象之下的優雅。

真正浪漫的人生,

都孤獨得恰到好處

勒妮做夢都沒有想到,自己有一天會和身份懸殊的貴族約會。

她早就習慣了穿符合門房形象的衣服,也從不打理頭髮。因此,突如其來的邀約,讓勒妮欣喜,也讓她不知所措。

整理好心情,勒妮穿了一件從洗衣店拿來的衣服,生平第一次走進理發店,把自己打扮得像一個公主。

收拾妥當,勒妮欣然赴約。

一走進格郎的家里,勒妮就被一幅畫吸引。

那是一副靜物畫,畫面上陳列著尋常的菜肴、盤子、桌布、酒杯。

可就是這麼一張普通的畫,在勒妮看來,卻有種相逢恨晚的感覺。

「這幅畫,可以把人從欲望中解脫出來。現實中的我們,煩惱各異,皆因生計而生。」

「追求藝術,可以讓人感到快樂,這是掙脫欲望束縛的唯一方式。」

勒妮把自己對畫的看法,向格郎和盤托出。

格郎不置可否,稱贊勒妮有著常人不曾擁有的優雅、知性。

他們聊電影,聊人生,也聊自己。

和格郎在一起時,勒妮感到一種從容不迫。這種寧靜,是她一直渴望和追求的。

久而久之,兩人開始交換秘密:

格郎說自己的妻子,十年前死于癌癥;而勒妮的丈夫,也死于癌癥。

相似的經歷,讓他們更加惺惺相惜。

幸福來得水到渠成,可是好景不長。

為了救喝醉的流浪漢仁冉,勒妮被洗衣店的車子意外撞到,傷勢嚴重。

臨終前,勒妮想到了陪伴自己10年的貓,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曼努埃拉,想到了自己死去的丈夫,以及可以懂得自己的格郎和帕洛瑪。

曾經,勒妮感情平淡,精神空虛,自我封閉;

現在,她只覺無比遺憾,她想要和格郎以及帕洛瑪,一起喝茶聊天。

可是這一切,已成為夢幻的泡沫。

勒妮死后,格郎在聽到一首古典鋼琴曲時,突然覺得勒妮會喜歡。勒妮雖然去世,但留給他的是一段無比珍貴的記憶。

帕洛瑪也開始明白:自己所謂的死亡計劃,只是一個富家小姐在無憂無慮生活下的自作多情。

她決定放下一切,直面嶄新的人生。

史鐵生曾說:「在滿園彌漫的沉靜光芒中,一個人更容易看到時間,并看到自己的身影。」

孤獨,又何嘗不是一種救贖?

人生是一場單人旅行,孤獨之前是迷茫,孤獨過后才是成長。

那些困擾你的聲音漸次消失,讓你焦慮不安的情緒化為平靜,你不再困于過往的囚籠,逐漸找到自己的答案。

當你獨自走過那段時光,完成自我超越,那之后的每一步,都能成為片刻的永恒。

妙莉葉·芭貝里采用雙線結構,描寫社會現實和個人的生存境遇,給予我們無窮的啟示。

勒妮和帕洛瑪,通過和別人相遇,以及自我思考,找到最終答案,然后重獲新生。

而她們最終的解脫,也讓我們看到了生活可以變得更好的一種可能。

艱難的生活讓我們長成了刺猬,在一堆尖刺下,我們守護著自己那一方柔軟的天地。

但是,我們要如何看清自己的內心?如何在孤獨中重生?

答案其實很簡單:

縱然深陷孤獨的漩渦,我們也可以借孤獨為自己加冕。

放下武裝,露出自己柔軟的一面,主動擁抱幸福。

走過破曉前的黑暗,終會迎來破曉后的霞光萬丈。

孤獨是上天饋贈的禮物。

10件有損「陰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
2023/12/06
有些人和事,你越是接納不了,就越能升華你的生命!
2023/12/05
剛進入職場大家都差不多,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2023/12/05
遇到人生低谷時,讀讀蘇軾這6句話,激勵了無數人
2023/12/05
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看懂這句話的人有福了!
2023/12/05
稻盛和夫: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別人講道理
2023/12/04
「天命之人,貴人相助」:福緣深厚之人,都有這樣的特征
2023/12/04
「積善之家,必有大福」: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2023/12/04
「人有惡相,不可相交」:遇到這三類人,不要妄想感化他們
2023/12/04
「天命之人,大福之相」:真正被老天眷顧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征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