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俄羅斯新聞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創業職場
老照片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科技遊戲
装修
旅行風光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星座课堂
軍事
生活常識
奇趣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健康養生
歐洲王室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歷史趣聞
獅城資訊
育兒分享
娛樂明星
毛孩
日本印象
手工DIY
搞笑貼圖
全部
    
人生迷茫時,不妨讀一讀《莊子》
2023/11/11

聞一多先生說:

「中國人的文化上永遠留著莊子的烙印。」

莊子最擅長講故事,他讓人們在有趣的故事中得到醍醐灌頂般的頓悟。

《莊子》中有太多的智慧。

有人說,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莊子,沒有任何一個問題是莊子不能解決的。只要你明白莊子說什麼,任何人生問題都能迎刃而解。

人到中年,感覺活得越來越沉重。

當我們被過多的東西捆綁,陷在疲憊的泥淖中難以自拔的時候,不妨讀讀《莊子》。

清理雜念,專注于最重要的事莊子在《達生》篇里講了一個木匠的故事:

這個木匠叫梓慶,他擅長制作一種樂器,在上面雕刻出纖巧的花紋。

每次做好之后,大家都驚嘆不已,以為鬼斧神工。

魯國國君聽說了他的盛名,召他進宮,問他是怎麼制作的。

梓慶說,我沒有什麼技巧,只是在制作樂器的時候,從來不分心。

制作之前,先齋戒靜養心思。

齋戒三天,不再考慮成功后帶給自己的功利;齋戒五日,不再考慮失敗后眾人的非議;齋戒七天,完全忘掉自己。

把外界的干擾全部排除后,再進入山林選擇材料,直到完整的樂器已經胸有成竹了,才動手制作,直至完成。

梓慶談起自己的制作,看似輕描淡寫,卻說出了匠心的奧秘:做一件事從不分心。

故事中的梓慶制作之前,先清理了心中的雜念,既不期待賞賜,也不懼怕懲罰。

他忘掉名利,保持內心清凈,所以做出了這樣鬼斧神工的樂器。

很多人做不成事,阻礙他們的可能不是智力,不是修養學問,而是心態。

雜念太多,讓他們無法全身心投入。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當遇到困境時,不少人惶惶然做困獸之斗,找不到方向,內心焦慮不安。想開拓新的領域沒有勇氣,有了新的開始又沉不住氣,耐不住寂寞。

《淮南子》中有句話說:「人多欲虧義,多憂害智。」

無論做什麼,都需要我們首先扔掉浮躁,不追求短期效益。

與其惶惑,不如專注于一件事,然后把它做到極致,成功就是水到渠成。

清理關系,留下最重要的人

《莊子·大宗師》中講過這樣的故事:

泉水干涸了,兩條魚被困在陸地上,它們就互相吐出自己的唾液來沾濕對方。與其這樣辛苦,倒不如湖水漲滿時,各自游回江河湖海,從此相忘。

這個故事道出了: 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莊子的妻子去世了,他的朋友惠子前去吊唁,卻見莊子正蹲坐在地上,敲著盆子唱歌。惠子說:

「夫妻一場,她為你生兒育女,如今死了,你不哭也罷,卻敲著盆唱歌,豈不是太過分了?」

莊子說,人原本沒有生命,現在歸于沒有生命,自然如此,何必悲傷?不然就是不通達生命之道了。

有些人留不住,就讓他離開;有些人值得珍惜,就真誠以待。萬事隨緣,順其自然,不可強求。

就像宮崎駿說的:「當陪你的人要下車的時候,即使再不舍也要揮手告別。」

清理的要義不在于清,而在于留。

在心里留一個最中意的愛人,眾多朋友中留三五知己,人生足矣。

佛家有一個故事:

一個男人在妻子和情人之間無法做出選擇,痛苦不堪,他去向佛求助。佛祖指著香爐里的三支蠟燭,問他哪支更亮。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男人說:「我看不出哪根更亮,它們好像一樣亮。」

佛祖把一支蠟燭拿到男人面前,問他:「現在呢?」

男人說:「當然是我跟前的這支更亮。」

佛祖說:「愛情如同這蠟燭,當你愛她,把她放在眼前用心看,就會覺得她更亮。」

迷失在紛亂的感情里,與其亂花迷眼,不如珍惜眼前最重要的人,用心去愛。

清理欲望,留下最重要的東西莊子生活貧困,靠編草鞋度日,家里揭不開鍋了,曾經向監河侯借過糧,當然,除了給后人留下一個智慧的故事,他什麼也沒有借到。

魏王召見莊子,見他一身補丁,問他:「先生這麼有學問,為什麼弄到如此狼狽的地步?」

莊子說:「活在這樣的世道,怎麼能夠不狼狽呢?」

這話說得多麼淡定,一點也沒有狼狽之氣。

莊子學識淵博,游歷過不少國家,對當時的各學派都有研究。

憑著他的學問,他要獲取財富和功名,會如探囊取物一樣容易。

當楚威王派使者帶著厚禮來請他去做相國,莊子給楚國的使者講了一個故事:

你見過祭祀用的牛嗎?

喂養它好幾年,然后給它披上華服錦繡,牽到祭祀祖先的太廟去充當祭品。

到了這個時候,就是它想當一只小豬,免受宰割,但是也辦不到。我寧愿像烏龜一樣,在泥塘里自尋快樂。

莊子不在乎錦衣玉食,他要的是自由。

如今,我們以為物質的豐富會給人們帶來更多的自由,卻發現過多的東西成了生活的負擔。

日本電視劇《我的家里空無一物》簡單到只有六集,每集長度30分鐘,但是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女主角麻衣扔掉了家里90%以上的東西,將各種物品縮減控制在最低需求程度。

當60平米的房子看起來有100平米那麼大,想必你也想象麻衣一樣在地板上打起滾來。

對房間的清理,也是對內心世界的一番梳理。

圖片來源:全景視覺黃宗羲有句話說:「少欲覺身輕。」

在物欲橫流的世界,精簡對物質的欲望,是一種智慧。

不斷探索出內心真正需要的東西,而不是被欲望捆綁。

寫在最后惠子做了高官,坐著馬車來看望莊子,車后跟著浩蕩的儀仗隊。

莊子正在釣魚,看到惠子的陣勢,就把釣到的一桶魚都倒進了河里,只留下一條。

莊子用他的行動告訴惠子,也告訴后人:

我們只需要一條魚,不需要那麼多身外之物。

物質不一定富足,但內心可以足夠豐盈。

無論貧富,我們都可以穿著簡單的衣服,吃著普通的食物,有著從容不迫的內心。

人生似旅途,當腳步越來越沉重,不妨倒掉鞋里的沙,給人生做個清理。

清理雜念,可以讓你心無旁騖地做好一件事,成就更好的自己;

清理情感,可以讓你把有限的時間和精力花在值得的人身上;

清理欲望,可以讓你留下生命里最珍貴的東西,輕松上陣。

汲取莊子的智慧,我們也可以像他一樣長出翅膀,變成翩翩起舞的胡蝶;

或者沉入海底,然后化身憑風而起翱翔于九萬里高空的飛鵬,去看人生最曼妙的風景。

為什麼領導喜歡下屬之間競爭?下屬主動參與的原因,殘酷且扎心
2023/12/02
若你遇事煩躁,活得不快樂,不是智慧不夠,而是「心力不足」
2023/12/02
孔子四則說話之道,一生所悟,多年感懷,開悟無數人!
2023/12/02
《紅樓夢》:做人做事,務必懂這3個道理
2023/12/02
司馬懿:男人欲成大器,能力次之,悟透這九大厚黑智慧,少走彎路
2023/12/02
司馬懿:人這一生最怕擁有3種能力
2023/12/02
林徽因:愛的,不愛的,一直在告別中
2023/12/02
張愛玲說過:人生聚散,本是常事,我們終有藏著淚珠撒手的一天
2023/12/02
楊絳:苦過才是生活,熬過才是日子
2023/12/02
一代賢后劉娥:女人的格局,決定了她的結局
2023/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