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如果一個人愛你,東南西北總順路;
有人說,愛一個人,就是對她好,去包容她,去寵愛她,把最好的都給她;
也有人說,陪伴是最深情的告白。
年少時,我以為最好的愛是前兩種,喜歡一個人,就得把一顆心全給他,就要毫無保留的對他好;
再後來,稍成熟點,我覺得愛應該是後種,陪伴即最大的深情。
但在看完伍綺詩的《無聲告白》後,對于「愛」我又有了新的啟發,我認為這世上最好的愛應是:我愛你,但你是自由的。
借用雨果曾寫過的一句話:
最大的幸福,就是確信有人愛你,有人因為你是你而愛你,或更確切地說,儘管你是你,有人仍愛你。
這世上最好的愛應是,我愛你,因為你是你。
愛不是對他人的束縛
《無聲告白》的開篇就講了一個悲傷的故事,剛剛過完十六歲生日的花季少女莉蒂亞*了,而莉蒂亞的家人還不知道。
他們不敢相信,看起來懂事聽話的莉蒂亞會放棄自己,也完全不清楚為什麼莉蒂亞會做出這個選擇。
可這一切又在情理之中。
莉蒂亞的母親瑪麗琳,年輕時夢想成為一名偉大的職業女性,但因為結婚生子,放棄了學業,成為一名家庭主婦。
正如很多父母一樣,沒能實現自己夢想的瑪麗琳,把自己的夢想寄託到孩子莉蒂亞身上,她把全部的心血傾注在莉蒂亞身上。
嚴格控制莉蒂亞的日常生活和學習,殷切敦促著莉蒂亞,無孔不入,密不透風,緊緊的纏住莉蒂亞,逼她成為一個優秀的乖乖的女。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