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寫書,弟子們記下他的言論,就成了《論語》。
蘇格拉底也不寫書,弟子們記下他的言行,就成了哲學史不可或缺的經典。
上個世紀末,楊絳先生在歷經變故,女兒、丈夫相繼去世,一個人打掃人生的戰場,痛苦可想而知。
這個時候,她想翻譯記錄蘇格拉底臨死前言行的《斐多》,以便忘掉自己,大概也想在其中找到某些人生的答案。
那是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因為熱愛智慧,被告上法庭,審判他的人告訴他,我們可以不殺你,但你必須放棄追尋智慧。
為了活著,還有什麼東西不能放棄的?
可蘇格拉底不愿意,他為了自己的信念,寧愿去死。
這是歷史上最有名的死亡現場之一,而他的死,給人留下的,是無盡的沉思。
蘇格拉底有句很出名的話說:
未經審視的人生,是不值得過的。
後來發現,這世間很多的人生,都是經不起審視的,人,是一種不堪看得太輕的東西,否則就會像愛因斯坦說的那樣,大多數人畢生的追求,毫無意義。
公元前469年,蘇格拉底出生的時候,雅典已經不是過去的雅典,也不是今天的雅典。
那是一個大多數人都不熱愛智慧的雅典,也是很多人都不再關注自己靈魂的雅典,大概比今日的世界好不了多少。
蘇格拉底出身很普通,父親是雕刻師,但頗有地位名望,母親是助產婦。
蘇格拉底所受的教育,足以向希臘最好的教育看齊,因為凡是希臘人看重的教育,父親都讓他學,詩歌,歷史,樂器,悲劇,天文。
希臘三大悲劇作家的作品都是他的精神養料,他能親眼觀看帕特農神廟的偉大藝術。
他的父親,多半也希望自己的兒子能成材,出人頭地。
除了這些文化知識,蘇格拉底還注重體育鍛煉,并把這個習慣延續一生,所以六十多歲,還能讓女人懷孕。
他熱愛讀書,熱愛思考,這沒別的好處,就是不容易被社會洗腦,知道自己想要什麼,也知道什麼才是合理的,外在的聲音,不容易影響到他。
然而,腦袋越來越豐富,人卻越長越丑,他想做的事情,也不是取得世俗的成功,而是智慧的助產士。
人來到這個世界,就要頂著這個世界給他的壓力成長,有些人漸漸意識到自己的不同,并在自身發現無比強大的內在力量,頂住了世界給他的壓力,成了自己想成的樣子。
每個時代,都有一大批渴求名利的人。
每個時代,這些渴求名利的人都會成為世俗的王者,引領整個社會的風氣。
其他人,要麼跟隨著這股風氣成長,要麼選擇另外的路,而選擇不同路的人,難免會受到排擠。
舉世皆濁的時候,清者即是罪。
舉世皆醉的時候,醒者才是瘋子。
蘇格拉底所在的時代,也是這樣,追求名利的人希望自己的奴隸越來越多,希望自己的領地越來越大。
他們也教育自己的子孫,要沿著這條路勇往直前。
蘇格拉底卻是一個奇葩,他不留戀物質,也不覺得物質享受很重要,他生活簡樸,人家看見大街上千奇百怪的物品,總是遺憾自己沒有,可蘇格拉底卻感嘆,原來那麼多東西都是自己用不到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