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小小的蝙蝠,卻活活弄死了強悍的野馬——心理學中的「野馬效應」
2023/12/18

ADVERTISEMENT

在茫茫的非洲大草原上,存在著一種靠吸取野馬的血為食的蝙蝠。

它們依附在龐大的野馬身上,利用它們鋒利的牙齒,吸食著野馬的血液,野馬只有憤怒和狂奔,但還是無濟于事,無法擺脫。

當蝙蝠飽餐一頓后,就會離開野馬。然后野馬會逐漸疲憊并最終死亡。

但研究人員發現,吸血蝙蝠的吸血量實際上非常小,不足以導致野馬死亡。

野馬的真正死因是它們自身的憤怒和狂奔,這就是所謂的「野馬效應」。

01

雖然野馬可能無法擊退蝙蝠,但如果它能冷靜處置,可能僅僅是失去一點血液。

野馬傻嗎?

著名法國球星齊達內,在2006年世界盃的決賽中,率領當時如日中天的法國隊大戰意大利。在常規的90分鐘,兩隊踢成了1︰1。在加時賽的第7分鐘,齊達內卻沒有忍住意大利馬特拉齊的挑釁,直接以以頭槌頂向對手,被紅牌罰下。齊達內作為法國隊的絕對核心,他的離場對法國隊來說是致命的。最終法國隊黯然敗走,意大利高奪世界盃。

齊祖像不像被蝙蝠激怒的野馬?憤怒讓他喪失了理智,采取了最不妥當的應對方法,釀成了他一生的遺憾。

ADVERTISEMENT

02

在生活中,我們很多時候,都宛如被吸血的野馬,只是因為一件小事,就情緒失常,大動肝火。

甚至,有時候我們既是被傷害的野馬,同時又是升級勢態的蝙蝠。

妻子回到家,發現丈夫拋下了所有的家務,坐在沙發上打游戲,氣不打一處來,開始了訓斥與數落。丈夫如同野馬一般,非常生氣,覺得妻子是在無理取鬧。他又變身成了挑釁的蝙蝠,開始找妻子的不是。隨著雙方不斷在野馬與蝙蝠之間轉換,爭吵也不斷升級。

這種不必要的情緒波動,給自己和自己身邊的人,帶來了很大的生理和心理傷害。

很多時候,中傷我們的往往不是事情本身,而是我們面對事情過澈的情緒和反應,而這正是「野馬效應」在生活中的體現。

03

生活中總是有太多的不如意,總有無數的的困難需要面對。

但那些外界的因素,往往不足以致命。

有太多的悲劇,都是因為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引起的。

導致危機產生的真正原因,更多是我們內在情緒的失控。

情緒可能會受到了外界的刺激而產生。但歸根結底,還是自身選擇的結果。

ADVERTISEMENT

外在的人和事,對我們影響的程度,取決于我們自己對它們的定義和態度。

很多時候,我們在面對困難和煩惱時,要冷靜下來,用平和的情緒去面對事情、去解決問題。

保持住自己的理智,用最有利于自己的方法去處理,減少因為過激情緒對自己造成的損傷。

04

情緒是人的本能,沒有人可以拋棄情緒去活著,沒有情緒的那是機器。

但我們可以做適當的控制,并形成習慣。

(1)遇事先緩緩,不在沖動的時候,做任何決定。

當負面情緒即將爆發的時候,學會克制一小會兒。拉自己一把,告訴自己:先等等。

久而久之,當停頓成為習慣,就會安然度過那最瘋狂的一秒鐘,就會變得冷靜,避免負

面情緒的爆發。

(2)事情已經發生,它無法挽回,要學會放下。

有些事情,已經發生,無論如何痛苦和悔恨,都無濟于事。

我們只能調整自己的情緒,面對現實。將過去放下,往前看、往前走。

也只有放下過去,才能重新開始。

(3)始終保持積極向上,樂觀豁達的心境。

所有的人和事,都有兩面性。

我們用悲觀的心態去看待,看到的都是黑暗;我們用樂觀的心態去看,總能發現光明。

無論是樂觀,還是悲觀,都是有慣性的。

當我們保持了樂觀的心態,就會越來越樂觀,就會從根本上杜絕「野馬效應」。

(4)只有正視自己的情緒,才能調整自己的情緒。

調整情緒,不是掩蓋情緒。

如果一直壓制自己的情緒,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總有一天,會難受其重。

我們應當正視自己的情緒,把自己拉回到現實和理智,分析負面情緒產生的原因。

對情緒下做出的決定,問一問自己:這麼做,真的對嗎?

調整情緒,是一種修行。生活不總是一帆風順的,當我們因一些人或事情緒化的時候,

不妨想想、自己內心的真實感受。

自我的成長,不是走向完美,而是走向真實。

版權所有,禁止轉載。 違者必究法律責任。

ADVERTISEMENT

找工作時,這5種公司最好不要去,只會害了你自己
2024/01/21
跟同事關系再好,也不要談這5個話題,否則只會害了你自己
2024/01/17
人這一生,一切自有天意!(看完頓悟)
2024/01/16

ADVERTISEMENT

人這一生,學會放過自己,心就不累了!
2024/01/15
一段關系是否能長久,關鍵在于「價值閉環」
2024/01/15
當你能量越來越高的時候,你開始真正理解每一個人
2024/01/15
與人相處,反著人性來,你就贏了
2024/01/15
受用一生的三大「強者人格」,有一個就了不起
2024/01/15
台南偽出國景點,坐在草皮上野餐看夕陽超級chill
2024/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