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勞動是財富之父,智慧是財富之母。」
人在社會上混,到底是靠自己的。
若是沒有意外,誰都希望自己是財運亨通的那個人。
可是賺錢不容易,很多人兜兜轉轉幾十年,還是老樣子,甚至把老本都貼光了。
唐朝的韓愈,被后人列為「唐宋八大家」之首。當我們研究他的文學作品的時候,更應該看到他發家致富的歷程。
從一窮二白開始,到致富,他走了兩條路:主業、副業。和當下的我們,有很多類似的地方。
當你抱怨自己沒有財運的時候,多看看韓愈,就明白怎麼做了。
01主業,財富有限,往往撐不起理想的生活。
韓愈,三歲就失去了父親,跟著哥哥一起長大。
十歲那年,哥哥去世,他和嫂嫂相依為命。
從小就吃夠了窮人的苦,他暗自發誓,要一舉成名天下。
俗話說:「看起來容易,做起來難。」
當韓愈讀了很多書,去長安城闖蕩的時候,多次科考都沒有成功。雪上加霜的是,收留他的族兄韓弇,忽然過世。
考了四次,他終于中了進士。按照當年的制度,中了進士也不能做官,還得通過博學宏詞考試。可是他,卻意外落榜了。
即將到而立之年,韓愈受到節度使董晉的推薦,出任宣武軍節度使觀察推官。
本以為,有了官職,生活會好起來。但是位置太低,薪水太少,撐不住小家庭,在長安買房,更加不可能。
當今社會,很多人通過寒窗苦讀,走進了大學,然后找了一份工作。
滿懷期待拿到第一個月的工資,內心很激動,但是看到這麼一點錢,心情也許跌落到低谷了。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