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學生于七十年代末,所以說童年的生活,跟70后、80后的生活,都差不了多少。最近流感鬧得很兇,看看醫院那些排隊的家長孩子,心里很難過,不禁想起了我們小時候的生活,令人懷念,引人深思。
在八十、九十年代,在農歷里,大多家庭的生活條件還是很差的,尤其是我上中學之前,買個饅頭、月餅,買個煎餅,買個小賣部賣的咸菜疙瘩,買根兩毛錢的雪糕,那都是一種奢侈。
記得小時候經常吃窩窩頭,一般都是玉米面的,有時候改善一下,是紅薯面的,很吃著很甜,母親也蒸饅頭,但蒸的饅頭不如買的好吃。那時候賣的饅頭,跟現在賣的饅頭不一樣,不是機器制作出來的,那個面也不是機器和的,都是人工,好像是用壓杠子的方法壓出來的面(我只是聽說,一直沒見過),所以蒸出來的饅頭,特別有勁道,越嚼越香甜,根本就不用就著菜吃。ADVERTISEMENT
那時候夏天菜比較便宜,所以吃菜多一點,但都是時令蔬菜和當地生長的,外來的菜,是基本吃不到的,即使有賣的,也舍不得買。像土豆、菜花、芹菜這些,上高中的時候才吃到,以前都沒吃過。
到了冬天就沒什麼菜,就只剩下白菜和蘿卜,白菜炒著吃,有時候買點豆腐,白菜炒豆腐,或者小蔥拌豆腐,蘿卜就是直接在大甕里腌起來,一直吃到來年開春。小賣部賣的咸菜疙瘩,自己家是做不了的,比自己家腌的蘿卜也好吃,所以在上國中的時候,有時候就買幾塊咸菜疙瘩,算是改善生活了。
冬天還有一種可以吃的,叫洋姜,我們老家叫洋山藥。這種洋姜生命力特別旺盛,因為根部扎得很深,很難把洋姜挖干凈,總有留在地底下的,所以只要在地里種過一次,來年還會生長很多。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