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國藩的一生是從平庸和失敗開始的:
他少年不得志,考取六次秀才都沒中;意氣風發獻身朝堂時,因得罪滿朝文武而賦閑回家;苦練湘軍卻出師不捷,兩次兵敗而投河自盡……
曾國藩對于后人最大的意義,莫過于他用一生的實踐證明,人只要不斷地陶冶學習,就可以從「中人」變成「圣人」。
曾公一生為人處世的智慧,是留給后輩的無盡財富。
而他下面的這5句處世名言,我們讀懂了能少走彎路。
莫問收獲,但問耕耘
這句話并不是要求我們只顧低頭耕耘,不要收獲。
而是在提醒我們,要專注地耕耘,把目光聚焦在做事本身,自然會有收獲。
楊絳在翻譯《堂吉訶德》時,自學西班牙語,為保證翻譯準確,每天翻譯500字,嚴格按照計劃執行。
在翻譯過半時她被迫中斷了翻譯工作,手稿被紅衛兵沒收,幾經流落遺失。
十年后干校結束,楊絳對作品又有了新的理解,于是便又從頭譯起,刪掉了幾萬字。
每一版楊絳都一絲不茍,斟酌再三。
她從沒有想過自己要拿什麼獎項,獲得什麼成就,只想踏踏實實做學問。
在1978年,[鄧.小.平]把《堂吉訶德》作為禮物送給了西班牙國王。
楊絳促進了中西兩國文化的交流,獲得了西班牙國王親授的「騎士勛章」。
而楊絳的《堂吉訶德》譯本,也成為譯界公認的翻譯佳作。
人做事就是要這樣:即便不是日日有收獲,也要日日有播種。
「播種有不收者矣,而稼穡不可廢」便是這個道理。
就算一時的播種沒有收成,也不能放棄耕作。
努力做好眼下的事,竭盡所能,終將得償所愿。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