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心靈語錄
情感百態
創業職場
老年生活
奇聞趣事
動物社
古裝資訊
熱點新聞
俄羅斯新聞
老照片
字母圈
國畫
體育競技
生活常識
科技遊戲
旅行風光
綜合推薦
佛緣佛語
星座课堂
軍事
奇趣
装修
歌曲明星
美妝時尚
健身達人
明星
影視新聞
趣味測試
健康養生
育兒分享
養魚
大马新闻
搞笑故事
美食菜譜
萌寵樂園
历史故事
國際新聞
金庸故事
歷史趣聞
歐洲王室
娛樂明星
植物
插畫趣聞
生活小妙招
動漫影音
设计
酷車
獅城資訊
毛孩
手工DIY
搞笑貼圖
日本印象
全部
    
老子最厲害的五種思維,簡單易懂,看完一切都順了!
2023/11/06

老子作為道家鼻祖,他所著的《道德經》被譽為「萬經之王」,他的思想以及言論在世界各國廣受推崇。

孔子見老子后贊嘆道:「老子其猶龍邪!」

魯迅說:「不讀《道德經》一書,就不知中國文化,不知人生真諦。」

魏源說:「老子之書,上之可以明道,中之可以治身,推之可以治人。」

尼采將道德經奉為至寶,評論說:「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經》,像一個永不枯竭的井泉,滿載寶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

老子的思想影響著中國人幾千年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2500年來陪伴無數人走出了困局。

01 無為思維

「道常無為,而無不為。」

太平盛世,從來不靠嚴刑峻法,都出于無為而治,人亦如是。

無為,不是無所作為,而是遵循自然的規律,不輕舉妄動,不胡作非為。

就好像拔苗助長的人,本意是想讓莊稼長勢更好,結果卻讓禾苗全部枯萎。

有人說,人定勝天,但仔細想想,能勝天的不是人定,而是人在自然的規律里順水推舟。如果真的逆天而為,只會惹禍上身。

世上萬事萬物都有著自己的發展規律,人生福禍得失,皆因違背或順應規律而起,那些立于不敗之地的人,往往都是順應了天道的人。

最符合天道的,就是順其自然,無為而為。

02 不爭思維

「唯其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

只有那不與人相爭的人,世界上沒有人能和他相爭。在老子看來,一個人一旦不爭,就等于立于不敗之地了。

壁立千仞,無欲則剛。一個人不在乎得失,內心也就「也無風雨也無晴」。自然立于不敗之地。但這帶來的并非是消極影響。

一個人正是因為不在乎得失,能忍、能隱、能退、能柔。反而可以不必出風頭,不必分心,專心把事情本身做好,反而可以做出一番成績。

一如漢高祖劉邦,把「不爭」當做兵家的韜略來看,不爭無用之爭,乃至以弱勝強。

歷史上,劉邦第一個攻破咸陽,卻不自稱王。

劉邦與項羽爭雄,在實力懸殊下,劉邦承認項羽霸主的地位,選擇了臣服,讓出了關中,卻保住了性命,保住了實力。

隨后劉邦在分封的蜀地積極備戰,等待時機,最終消滅了西楚霸王,建立了大漢四百年的基業。

現實生活中,很多人事事都要爭先,一定要和別人爭個高下。殊不知,「不爭」才能立于不敗之地。

跟小人爭是非,即便贏了,也影響了心情,浪費了時間;

跟愛人爭輸贏,無論誰贏誰輸,都會傷及感情;

跟父母爭對錯,不管結果如何,都會疏遠親情;

跟朋友爭風光,無論結局怎樣,感情都會漸行漸遠。

所以,生活中與其去跟別人爭強好勝,與其整天與別人爭來爭去,不如完善自己。

03 戰勝自己的思維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

這句可以跟我們常說的一句老話聯系起來,「人貴有自知之明」。一個人,如果可以深入的了解別人,就能稱得上聰明,但是還不能算做是有智慧。

真正有智慧的人,不但可以洞悉別人,還能了解自己,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算得上是有大智慧的人。

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在老子看來,單純的使用武力來打倒對方是并不能稱之為強者的,真正的強者,是戰勝自我的人,也就是實現心靈上的征服。

相對于別人,我們更難了解自己。相對于戰勝別人,我們更要戰勝自己。

行有不得,反求諸己。

凡是在自己身上找原因,找問題,發現自己,戰勝自己。一個人才能真正有所成就。

04 利他思維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于道。」

水之所以備受推崇,是因為水包含著無私利他的品質。水能滋潤萬物,卻從不居功,一直處在低處。

人最難放下的是「我執」,最常做的是自私。以「我」為中心,「我」需要幫助,「我」最金貴,「我」的事最重要。

其實,人都有自私的一面,你這樣想,別人亦然。但結果,只會是一場惡性循環。

智慧的人,能在人生里,發現自我之外的意義。

學會給予,越分享越富有;學會幫助,別人也會幫你;學會利他,利他是更高級的利己。

儒家說,仁者無敵。

只有利他的人,才會有精神上的大格局,有靈魂上的高度。

所以,上善才像水,利萬物而不爭!

05 守柔思維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滅,木強則折。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人活著的時候身體是柔軟的,死了以后身體就變得僵硬。草木生長時是柔軟脆弱的,死了以后就變得干硬枯槁了。

有人問老子,剛和柔哪個更強?

老子指了指自己的嘴巴,反問:「我的舌頭還在嗎?」

那人答:「在。」

老子又問:「我的牙齒還在嗎?」

那人答:「您年事已高,牙齒已經不在了。」

老子:「如你所見,舌頭柔軟,而牙齒堅硬。剛則易折,柔者長存,再明顯不過了。」

人和草木一樣,有生命力時,柔軟強韌,枯萎后,就會變得僵硬挺直。

老子一貫主張以柔克剛的弱德之美。柔弱的東西,更能隨時間、環境而發生變化。因此不容易夭折、毀滅。

不懂得變動,一味硬剛,只能加速滅亡。

相比于表面上的強硬,柔弱則是另一種強大。

堅強的東西易損,柔弱的東西長存,懂得示弱的人,才能笑到最后。

每個人的思維都有一堵障礙墻,就是我們的慣性思維。同一件事,有人把它當作向上的踏腳石,而有人把它當作無法翻越的高山。

因此,很多時候你過得不好,不是因為不夠努力,而是你的思維模式需要轉變創新了。

老子的這五種頂級思維,驚醒無數夢中人,理解透了萬事皆順。

10件有損「陰德」的事,盡量不要去做!
2023/12/06
有些人和事,你越是接納不了,就越能升華你的生命!
2023/12/05
剛進入職場大家都差不多,為什麼差距越來越大?
2023/12/05
遇到人生低谷時,讀讀蘇軾這6句話,激勵了無數人
2023/12/05
太上老君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看懂這句話的人有福了!
2023/12/05
稻盛和夫:這個世界上最愚蠢的事情,就是不斷地跟別人講道理
2023/12/04
「天命之人,貴人相助」:福緣深厚之人,都有這樣的特征
2023/12/04
「積善之家,必有大福」:人生最高的境界,就是種善因得善果
2023/12/04
「人有惡相,不可相交」:遇到這三類人,不要妄想感化他們
2023/12/04
「天命之人,大福之相」:真正被老天眷顧的人,都有這四個特征
2023/1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