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16年,夏洛蒂·勃朗特出生于一個鄉村牧師家庭,是家里的第三個孩子。
母親去世后,夏洛蒂·勃朗特姐妹都被送進寄宿學校,她們在學校吃不飽,穿不暖,不僅要做沉重乏味的宗教祈禱,還要接受粗暴冷酷的教育,使得一個個孩子都病懨懨的。
1825年,一場傷寒使全校85個學生病倒了45個,還讓大部分人都患上了肺病,勃朗特姐妹也因為肺病被送回家,過上了與荒原、沼地、山丘、田野為伴的日子。
姐妹幾個都愛好文學,以文字為戲,自寫自畫,自編自讀手抄刊物,在心里埋下了當作家的種子。
那時候,女人的歸宿就是找一個好的丈夫,妻憑夫貴,大多數女人,都以嫁一個好丈夫為榮,用丈夫的錢裝扮自己。
然而,勃朗特卻不愿意這樣度過一生,她不斷尋求獨立謀生的道路,為的就是保證靈魂是站著的。
最后,她打算當一個前途未卜的作家,二十歲時,她將自己的作品寄給一個有名詩人,希望能得到指點和提攜,但得到的卻是羞辱,因為所有人都覺得,文學不是女人的事業。
但勃朗特并沒有放棄自己的理想,1847年,小說《簡愛》出版,吸引了無數人。
這本小說講了一個獨立的女性簡愛,她用自己的生活告訴我們:
一個人活得硬氣與否,真的和物質沒有多大關系。
時至今日,有些人物質很豐富,可是卻活得很憋屈,甚至有些人為了物質,摧眉折腰。
漂亮的衣物,可以讓人看起來是美好的。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