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壽命的追求,是人類的共性。秦始皇追求長壽,迷戀長生不老之術,結果只活到49歲;現代人的平均壽命相較古人有大幅的提升,但我們身邊的百歲老人仍舊不是太多。
對于絕大多數人而言,長命百歲其實是個遙不可及的夢想,能活到八九十壽終正寢、就已經算是高壽之人。但壽命長短,非人力所能掌控,歷史上活過一百歲的人多不勝數,能在史書留名的卻少之又少。
那些名垂千古的人,大多并不長壽,比如說諸葛亮神機妙算,一直是中國人心目中最有智慧的人,但諸葛亮只有五十四歲的壽命,即使放到古時候,也不算長壽之人。
還有和諸葛亮齊名的劉伯溫,輔佐朱元璋開創明朝,有「前朝諸葛亮后朝劉伯溫」之譽,這樣一個精通陰陽數理的神人,也不過只活了65歲而已。ADVERTISEMENT
能活到一百歲的人,不一定真正活得通透,人生如果稀里糊涂渾渾噩噩,就是活上三百年也不過是茍延殘喘,毫無意義。劉伯溫在《人生無百歲》這首詩當中說:人生無百歲,百歲復如何,古來英雄士,各已歸山河。
這首詩很直白,就是說絕大多數人都活不到一百歲,即使能活一百歲,那又怎樣?古往今來,那麼多英雄豪杰,最終也都化為塵土,歸葬山河。
人生有限,光著身子來、空著雙手去,不管是活到一百歲的長壽之人,還是建立過偉大功勛的英雄豪杰,最終都逃不過「一抔黃土萬事空」的宿命。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轉載必須獲得許可,未經允許請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