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生如夢。
人生非但如夢,還苦短,卻偏又夜長夢多。
就像張愛玲在《雷峰塔》里寫道:
她的日子過得真像一場做了太久的夢,可是她也注意到年月也會一眨眼就過去了。
有些日子真有時間都壓縮在一塊的感覺,有時早幾年的光陰只是夢的一段。
這是張愛玲移居美國后,用英文寫成的作品。
這是一個出自孩童視角的悲哀故事,一段如夢似幻的如煙往事。
這也是她以自己童年與青春時期的經歷為原型,揭露身世謎團、家族榮枯的自傳性小說,被譽為民國版《紅樓夢》。
一個人活到老,所念所想、放不下、忘不了的,大概還是小時候的故人與心事。
從真假難辨的童年瑣事中,可以讀到傳奇人物更多的傳奇,與人性的深邃。
夫妻感情,是孩子家庭觀的范本
小說主人公叫沈琵琶,出生在一個沒落的貴族家庭。
父親沈榆溪,前清遺少,身上有紈绔子弟的習氣,將祖上遺產坐吃山空,又覺得自己懷才不遇。
母親楊露,仕宦之家的千金小姐,眼窩深陷,五官輪廓分明,混血兒般的美麗容顏,且有一顆追求自由的心。
楊露和沈榆溪的結合可謂門當戶對,卻缺了最重要的情投意合。
兩人尚年幼,雙方父母定下婚約。
長大后的楊露不愿意,母親就以情感綁架的方式逼婚。
不忍傷了母親的心,她最終嫁給了沈公子。
對于丈夫,楊露沒有很深感情,有的只是體諒和委曲求全。
她有時想,如果丈夫當初娶的是別人,夫妻感情很好,他大概不會像如今這樣頹廢。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