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
蘇軾:人一不算小賬,格局就大了
2023/11/14

ADVERTISEMENT

容得下所遇到的人和事,我們才能擁有大格局。

元祐六年春,蘇軾與好友錢穆父把酒言歡后,準備送他赴任。

自從京城一別,他們已三年未見。

如今又是離別時,兩人心中不免生出幾分惆悵。

蘇軾寬慰道,我們皆是人世間的過客,何必執著于眼前聚散。

這是蘇軾人生觀的體現:

不算一時小賬,不淪于生活瑣碎,以大格局觀人生的得失成敗。

01 得失賬:越是不愿失去,越是什麼都得不到。

古代官場有個說法,寧可在京為七品,不愿外放為三品。

遠離政治中心,就意味著少了許多機會。

蘇軾卻有兩次主動請求外放的經歷。

第一次是熙寧四年,王安石掀起變法。

蘇軾與他政見不合,便自請出京,先后擔任杭州通判、密州知州。

他四處漫游,盡覽西湖的新月、碧空,眺望高峰上的云霧、落日。

他訪友問道,自己一個人跋涉孤山拜訪惠勒、惠思兩位高僧。

彼時,朝野上互相攻訐,人人自危,他反而偷得浮生半日閑。

第二次,是舊黨掌權后,摒棄所有變法內容,將新黨人貶官發配。

蘇軾選擇明哲保身的話,等待他的是大好前程。

但他對舊黨的做法不滿,再度自求外調。

這次他把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國計民生上。

杭州大旱,饑民甚多,蘇軾奏請朝廷,免兩浙西路上供米三分之一。

時常有疫病流行,蘇軾從公款里撥出兩千緡,自己又捐出五十兩黃金,組建了一家名為「安樂坊」

ADVERTISEMENT

的醫館,拯救了許多病人。

得失皆有定數,蘇軾看似堵住了自己的仕途之路,卻遠在廟堂之外,實現了他「致堯舜」的理想,贏得了生前身后名。

沒有誰會一直擁有,也沒有誰會不斷失去。

命運是公平的,拿走你多少,也會給予你多少。

02 恩怨賬:越計較別人的過錯,越容易傷了自己的心。

元豐七年,離開黃州的蘇東坡路經南京,來到半山園拜訪大病初愈的王安石。

一襲白袍的蘇東坡作揖說:「軾今日以野服見大丞相。」

王安石笑著說:「禮豈為我輩設哉!」

一老一少漫步江邊樹林,談古論今;以泉水煮茶,說文論道。

多年前的恩怨,在笑談中寒冰漸融。

曾經,王安石欣賞蘇軾的才華橫溢,視他為百年不出的人物。

而蘇軾也佩服王安石學貫千載,贊嘆他撰寫的《英宗實錄》為本朝史書中寫得最好的。

但是,因為施政理念鑿枘難合,兩人也曾針鋒對麥芒。

蘇軾憤慨王安石的變法過激,肆意專權。

王安石則把蘇軾視為攔路石,派人上書皇帝陳述蘇軾的過失。

但是,他們沒有因為政見不合就老死不相往來。

烏台詩案發生時,王安石為蘇軾仗義執言,連夜寫信派人飛馬進京給神宗,力諫「豈有圣世而殺才士乎?」

而蘇軾依舊把王安石視作令人尊敬的長輩,王安石病逝后,寫下《王安石贈太傅》緬懷他。

兩人的格局,造就了這一場君子之交。

ADVERTISEMENT

蘇軾曾自夸,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兒,眼前見天下無一個不好人。

文人墨客,佛僧道士,蘇軾好友遍天下,大抵是因為他從不會計較恩怨。

好友韓宗儒經常拿跟蘇軾往來的書信換羊肉吃,蘇軾得知后也不惱,只待到韓宗儒書信再來時,幽默回道:「今日寒食,斷屠。」

知己章惇拜相后,不顧昔日友情,一味針對蘇軾。後來,兩人境遇輪轉,章惇被貶雷州,蘇軾沒有落井下石,反而字字懇切讓他注意身體。

人與人的關系有時是脆弱的,如柳絮浮萍,風一起就會被吹散。

文章未完,點擊下一頁繼續

ADVERTISEMENT

找工作時,這5種公司最好不要去,只會害了你自己
2024/01/21
跟同事關系再好,也不要談這5個話題,否則只會害了你自己
2024/01/17
人這一生,一切自有天意!(看完頓悟)
2024/01/16

ADVERTISEMENT

人這一生,學會放過自己,心就不累了!
2024/01/15
一段關系是否能長久,關鍵在于「價值閉環」
2024/01/15
當你能量越來越高的時候,你開始真正理解每一個人
2024/01/15
與人相處,反著人性來,你就贏了
2024/01/15
受用一生的三大「強者人格」,有一個就了不起
2024/01/15
台南偽出國景點,坐在草皮上野餐看夕陽超級chill
2024/01/15